9 月20日,清华MBA创业俱乐部和清华MBA人工智能俱乐部联合主办的AI新势力第四期——“AI 创变营” 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 AI 领域实战派达人吕雪梅作为分享嘉宾,以 “从 AI 小白到实战高手” 为核心主题,结合自身 100 天 AI 学习日记的实战经验,为同学们拆解 AI 自学方法论,并通过 “理论 + 实操” 的模式,手把手带领学员完成两款扣子(Coze)Agent 的开发。

一、 小白逆袭 AI 达人:雪梅的 “100 天成长方法论”

“AI 学习不是‘高深理论的堆砌’,而是‘用出来的本事’。” 活动开场,吕雪梅以自身经历破题,她通过制定 “100 天 AI 学习计划”,形成 “学习-实践-分享” 的正向循环。

图:雪梅分享她的100天AI学习经验

谈及自学 AI 的核心逻辑,雪梅提出 “新商业范式下的学习思维”:先选一个领域扎进去,比同时学 10 个方向更有效”:

o AI Agent 开发:推荐扣子(Coze)、Dify等平台,其中扣子(Coze)以图形化界面降低开发门槛,适合新手入门;Dify则在Agent编排、知识库管理上更具优势;而n8n作为工作流自动化工具,虽可集成 AI,但因多连接国外应用,门槛较高,建议有一定基础后尝试。

o AI 编程:首推 Cursor 编辑器,其内置 AI 辅助功能可实时优化代码,适合编程学习者提升效率;Claude 则在长文本处理、代码解释上表现突出,适合复杂编程任务。

o 图像工作流:推荐Comfy AI,其模块化设计支持自定义图像生成流程,适合对 AI 绘画、视觉设计感兴趣的学员。

雪梅分享的学习 AI 的三步法:大量学习、疯狂模仿、自主创造。第一阶段是“基础积累期”,核心是“输入+融入”—— 通过看书建立知识框架,听大师课掌握核心逻辑,进社区获取实战经验;第二阶段是“实战突破期”,聚焦 AI Agent 开发,通过“边学边练 + 工具复用”快速提升能力。

图:分享现场

二、 实战环节:手把手带学员 “手搓” 两款 AI Agent

“听得懂不如做得会”,本次AI创变营的核心亮点在于“实战导向”。吕雪梅结合自己在扣子(Coze)平台的开发经验,带领同学们从零开始,完成“美式口语陪练”和“行业热点生成”两款 Agent 的开发。在“美式口语陪练”的搭建过程中,从生成“口语外教的专业形象”提示词(Prompt),到设置“对话触发关键词”,再到角色特点设定,每一步都详细演示操作。

图:同学们现场手搓AI Agent

 “原来开发 AI Agent 没有那么难!”参与实战的同学表示,之前总觉得 AI 开发需要高深的编程技术,但通过这次实操发现,借助平台,即使没有专业编程基础,也能通过“拖拽组件 + 设置规则” 完成实用Agent的开发。

三、 社区赋能:AI 小白入门 “第一站”

“一个人学 AI 容易放弃,一群人学才能走得远。” 雪梅在分享中多次提及“社区”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有大量入门课程、实战案例,还会组织“共学快闪活动”,让学员能组队学习、互相答疑。她提到,自己在 AI 学习的初期,就是通过AI学习社区快速入门——看课程回放、参与群内讨论、向资深开发者请教问题。社区里有很多实战派,他们分享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怎么解决具体问题——比如“如何优化 Agent 的对话逻辑”、“怎么让知识库更新更高效”,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四、 活动落幕:从 “学习 AI” 到 “用 AI 创变”

不少同学表示,活动不仅解决了如何自学 AI的困惑,更让他们看到了 AI 的落地可能——原来AI不是遥远的技术,而是能解决生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工具。雪梅在活动结尾寄语学员:“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懂多少技术’,而是‘能不能用工具解决问题’。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主动迈出‘学习 AI 的第一步’—— 选一个领域、用一款工具、做一个小项目,相信 100 天后,你们都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图:活动结束大合影

活动组织 | 樊晶菁、郭晓萍、熊春

素材提供 | 熊春、卢佳音

编辑 | 卢佳音

审核 | 樊晶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