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晚,清华MBA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科创读书会】第九期分享如约而至。本期的书目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论》,陈劲教授著。本次分享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王海军老师分享领读。本次活动得到了清华MBA同学们以及校外创新领域的感兴趣人士积极响应和参与,腾讯会议以及THU创新学社直播间在线参与本次分享活动的人数共计150余人。

这本书从企业创新系统是什么、如何构建、如何评价、国际新趋势等方面,系统阐述企业创新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对组成系统的诸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结构、系统流程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从理论和实践等层面对企业创新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梳理了不同观点的异同,并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了说明。本书曾在2018年获得了中国管理科学领域的二等奖。

以下是王海军老师精彩分享内容的整理,希望带给大家启发。

l创新系统理论的层次与内涵

海军老师介绍了创新系统理论的几个不同层次,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包括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

l企业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由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商、投资商、贸易合作伙伴、标准制定机构、工会、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组织或群体构成的动态结构系统。从第一代到第四代,企业会慢慢发展到需要突破企业内部有限资源,集成外部异质性资源从而共同做出更多创新的阶段。伴随着企业的创新过程越来越复杂,需要整合协调的内外部资源越来越多,有的企业会设立专门负责创新的部门或专职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首席创新官”。

l阶段一:以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

海军老师分阶段介绍了企业的创新系统演化路径,阶段一是以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典型代表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出现的一些实验室。我国同期发展稍晚一些,典型代表是三一重工这样的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l阶段二:基于协同/整合的创新体系

第二阶段,企业的创新体系中单一研发转变为研发、营销、制造的相互整合系统。如陈劲教授所讲,一般大企业会在两方面做好研发,一个是自主创新体系,一个是产权合作体系,第一方面是以我为主进行研发创新,第二方面则是努力与外部的科研院所、优势供应商等合作进行研发创新。

l阶段三:高度基于战略管理导向的创新体系

第三阶段,是高度基于战略管理导向的创新体系,在这个创新体系中,专职负责企业创新管理的岗位设置至关重要。海军老师例举了三峡集团的例子,在为三峡集团做创新项目的时候,就构建了首席创新官的机制,让创新在集团的管理体系中有了法定性,可以发挥轴心和牵引力量。当然,这个职位必须得到公司一把手的任命和高度重视与支持。

阶段四:创新生态体系

阶段四,是基于创新生态网络的创新体系,这个网络与传统的创新网络是不同的,它并不是以核心企业作为支点,而是通过组织间的合作关系来相互链接(有点类似我们之前的读书会中分享的量子关系),这样的网络生态将会呈现出倍增效应。例如,当前的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如海尔的Hope平台、华为云、阿里云等等,就是以平台作为载体,链接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来形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l开放式创新的困境

海军老师讲到,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目前是学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文章和模型。但是,开放式创新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过度的开放式创新将使企业对外部资源产生依赖性,动摇企业内部的投资和技术积累。同时并不是所有供应商都愿意分享最前沿的创新,过多的外部反馈也会让内部人员疲于招架。如何来克服这些问题?陈劲教授这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要建立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l核心能力的层次和属性

企业核心能力,是通过资源掌握一种技能,具备一种能力,最终塑造出核心能力。通过核心能力的解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类似搭积木,从能力源到能力架构,通过能力架构来支撑整个企业的创新系统。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在陈劲教授的这本书中,核心能力被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核心技术能力,一个是非技术要素,比如制度、流程、文化。基于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外部的异质性伙伴,例如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领先用户等协同构建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海军老师进一步通过西门子、华为、海尔三家公司的实践案例来解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海军老师的精彩分享结束后,赵英著老师和一部分现场听众和海军老师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度交流。关于企业核心能力,英著老师问到,现在企业都比较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一个企业应该如何提炼自身的核心能力呢?海军老师表示这确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有些企业可能是在硬科技技术能力方面,有些企业可能是在供应链方面,有些企业是在制度流程方面,有些企业是在技术叙事能力方面,就是一个东西研发出来以后,通过一些宣传和提升,能把它变成一个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都认同的事情,比如安踏这方面的能力就很强。陈老师这本书中已经给出了一个框架,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思考提炼。英著老师进一步总结到,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非常重要,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当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主要是在技术上找核心能力。一旦技术做好了以后,一定就要做企业的创新生态。技术很重要,但是太迷恋技术也会摔跤,会错过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华为有生态开发者大会,如今比亚迪也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一旦到了这个阶段,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对于大企业而言,可以引导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需要先把自己嵌入到这个系统中,再寻求机会。

本次分享活动圆满结束,我们对海军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海军老师的精彩分享和与创友们的深度交流互动,带给大家无限启发。

清华MBA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科创读书会】每月一期,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读书活动,

更是我们在追寻科技创新的旅程中共同成长的契机。

在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经典著作、译作,

分享智慧的火花与灵感的碰撞。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向新视野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步入并徜徉于科技创新管理的知识殿堂,

汲取智慧,启发思考。

期待在每一次的线下或云端相聚中,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交流、共同成长,共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