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82日,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萌(MBA1993),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济武(经1988/MBA1997)做客新华网,谈做科技园区和科技服务业的行业引领者。在谈及启迪控股给清华科技园带来什么的时候,梅萌表示:我们做启迪并不单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和创新责任。王济武则表示,企业健康,财富扩大,对于中国的创新事业是巨大的回报,同时也能实现自己创新报国的愿望。

主持人:两位可以说与清华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说到科技园,很多朋友都觉得这是自己创业的孵化基地,听说您的学生获得了大金额的投资,我们科技园能够给大家创业提供怎样的平台呢? 

梅萌:我做清华科技园已经有18年了,积累了非常多的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想法,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很多创新创业的资源。我大概是在7年以前,给清华大学研究生开课,教学生如何通过公司形态来参与科技园,后来又开设了一门课叫做“创办新企业”,这门课更多像孵化器。他们首先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以他们自己创办的企业优先,如果有融资而且已经运行起来的就更为优先。去年第一期,报名的是100多人,我们只能收10个团队,第二期是50个左右的团队报名,后来我们挑选了18个团队。这门课两期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我们的课是整合了清华科技园的创新资源,有别于一般的大学。现在清华大学也有很多创新创业的课,大多数都是教授讲课,我们这个是找企业家、投资商和营销商以及培训公司来讲,而且这个课程的评委并不是我,而是风险投资家,所以我们这个课的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都是风险投资家来考核的。如果连风险投资都不认同你,那么你的成功率就非常低。

 

梅萌在访谈现场

而且我们这个课是有投资跟着的,还有一些社会上的风险投资公司也非常关注这门课。所以两期下来,一共有6个学生团队获得了投资,而且投资的份额比较大。我们希望清华大学有百分之一的学生从这个课走过,10年下来大概会有一两百的团队出来,我们会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团队进行投资,这个投资是有概率的,投资的比较好的,上了市的,总能占几个,10年之后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我们想打造成在全球、全世界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创业课程。 

主持人:我们给大家的是一种启发,启迪他发展,而不是说我扶着你一步步往前走。王总,很多了解您的朋友都知道您有很丰富的事业经历,这次为什么回到清华来呢? 

王济武:我回到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三个原因,首先我是清华毕业生,还是有很强的清华情节的,对于清华这样的学校有很多的科技创新内容,需要这个平台来展示和推广,从这个角度我也非常愿意回到机构为母校做一些服务。很多清华毕业生都有这种情节,比如说北大、人大的也会有自己的母校情节。

 

王济武在访谈现场

其次,在科技创新服务领域的业态方面,我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对于我们的评价体系,包括创新指数等等,都是在全球范围内比较领先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科技创新服务这个行业是一个更持久的、创新报国、创新服务社会、可以做二三十年的事业。

再次,我觉得清华大学刚刚完成了领导交替,清华大学是一个很传统的学校,能够迈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我担任的这个角色比较特殊,在社会上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这对于清华大学来说不容易,我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考察、审批流程的,和在学校里面任命一个副主任也差不多,这是清华校企管理人员选拔方式的改革尝试,我是赶上了这么一个契机,使我有机会把自己的个人才能在这个环节上表现出来。

主持人:咱们清华不仅仅是在本校区的主园区有这样的科技园,而且在全国30多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园区,18年来,逐步把这些科技园“抚养成人”,这30个地方是怎么选的呢? 

梅萌:举国上下频率最高的话就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因为中国仅仅是一个经济大国,还远远不是一个经济强国,要想让国家强起来,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创新制度。很重要的就是,原有的经济制度要进行重大的调整。这句话其实已经深入人心了,大家都在调整,全国上下都在调,但是都有这种调的想法,普遍缺少调的办法。这种“调”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工程,我们最开始是以扶植企业创新为己任,开始是想培养些企业,之后把这套办法慢慢浓缩起来,变成一个科技服务业,这个科技服务业是可以支撑很多区域和地方进行创新的,而现在全国又非常缺乏。不谦虚地说,我们在这方面是全国领先的,我们将这套服务业在全国发扬光大。我们首先挑选的是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创新驱动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把我们的资源、理念、服务和模式嫁接过去,和当地有一个共同的发展。

我们现在有一个更好的计划,就是在整个国家形成一个清华科技园网络,或者说是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络体系,这个网络体系包括几十个城市,甚至是一百个城市。我们去投资、去建园,有我们出人、帮助别人委托管理的,也有我们只输出自己的服务和资源的模式。如果将来能够构成这种网络系统,那就比单个的科技园支持创新的力度更大。所以,我们希望2020年把清华科技园建成世界科技园中的TOP科技园,那个时候我们希望有一个覆盖很多城市的创新网,这样对创新的支持就会非常大。因为中国2020年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我们会为这个做出重要的贡献。

主持人:其实相信我们很多网友也有这样的感受,比如说,当我们大学毕业就业,有母校、师长的招聘机会,心里就非常有底。而且对清华的信任、对清华科技园的信任,能够让他心理上少一些负担、较为轻松地为自己以后的发展铺垫好基石。清华科技园到底有多少家企业,我们的准入机制是怎样的呢?有没有退出机制? 

王济武:清华东门附近的总园区,企业有很多家,梅总举办的创业课程中,一年就能有二三十家企业诞生。清华科技园虽然是清华大学办的科技园,但是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运行以后,在全国已经运营了近30多个科技园,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我们全国30家左右的园区里面,目前没有精确的统计过,但是我估计企业数不会低于一千家。这些企业里面有若干种类型,有的创办小型企业,也有已经成功经过几轮融资最后上市的企业。如果我们认为某家企业有很好的市场导向、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就会把它评选为钻石企业。我们也孵化出了不少比较成功的高科技企业,比如说中文在线等等,都是我们的钻石企业。   

主持人:其实清华作为我国顶尖的高校,应该有这样的气魄和胆识,也能够把自己的科技园办成中国最顶尖、全世界TOP的科技园,这样才能使科技园建设也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相称,因为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清华这方面真的是给全国做了表率,在科技园建设上,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实践证明,我们的园区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能否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通过清华创办清华科技园,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呢? 

梅萌:我们的主园区影响非常大,首先是因为它挨着清华。其次,我们的主园区有70多万平方米,非常超前、非常漂亮。另外,进驻清华科技园的企业在世界上也都是非常有名的,这里拥有非常多的核心技术,也聚集了一批世界一流人才。所以我们的主园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对于国内很多地方都是有辐射作用的。

比如说我们在昆山的分园区,跟当地经济结合的非常好。昆山早年是台资企业聚集区,但是发展到今天它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已经非常强了,区域要创新,企业要创新。我们在昆山园区既引进了非好的清华专项项目,也帮他们搭建了平台,昆山政府出钱,我们出人出能力搭建技术平台,清华大学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同时我们能做到着眼于未来的新产业,给昆山打造了一个未来的增长点。主要就是和当地的经济、工业结构已经密切相关了,我们做的事儿,能够推动昆山在未来20年甚至是30年很好的发展。

各地比较欢迎我们去,因为我们有主园的优势,也有分园的优势,我们就把这些梳理出来,包括创新资源、创新规划、创新培训、创新基金建立。跟当地合作要有基金,没有基金也不行,再包括我们的创新品牌、创新网络运营、园区创新管理等,做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业,你根据这个挑选项目。这样才能持续发展。我们既给当地带来了很好的提升,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收益,企业创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是个多赢的事业。 

主持人:我们开始只是想在“家门口”干点什么,后来越做越大,现在已经系统化、菜单化了。这个产业如果真正发展起来,真的不仅仅是为当地创造经济利益,也能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作为大学科技园,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做了哪些事情呢? 

梅萌:我们主园这方面也承担了很多责任,我们在北京的科技园里也挑选了符合标准的项目,纳入国家支撑计划中去。我们的模式能够更好、更快的支撑这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王总,您加入这项事业后,除了对科技园的外在认识,有没有内在的一些了解呢?

王济武:我理解的清华科技园经过18年的发展,有三方面确实是领先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清华的资源,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要政策有政策,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经过18年,我们已经总结出模式了,有自己的一套菜单,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第三个方面就是配套能力,现在昆山等分园做得很大,就是因为它们有系统的链条,这个能力是其他园区不具备的。一个地区的园区有区位优势、链条的搭配能力比较重要。比如说,有一个校友是清华毕业的,出来以后想自己创办公司,早期的创业伙伴是同事和同学,需要技术开发的时候清华里面都有人才,需要贷款的时候发现我们可以给他安排各种贷款,需要上市的时候我们园区也有很多投资机构,可以帮助A股上市,创业板上市、三板上市等等。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事业平台,是一个可以做二三十年的事业,这种事业给我一种做其他投资没有过的感觉。 

主持人:校友在创业的时候不用闭门造车了,环境是非常开放的,不用敝帚自珍,一切都是共享的。王总,您能否谈一下您来到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后给科技园带来了什么呢? 

王济武: 创新是对国家和民族很有意义的事业,这个事业本身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要挣钱。清华科技园在势能上已经非常高,能否把势能转化为动能?我对这个事业非常热爱,我在以往的职场里面展现出自己的赚钱能力的确比较强,而清华科技园已经18年了,下面的控股公司已经有100多家企业,是一个多元化的控股集团,这种集团的治理和一般的公司还不太一样。所以我为清华科技园启迪股份带来的,是把势能做得更大,把势能更多转化成动能,发挥我的“挣钱能力”,发挥我对集团化股份公司的公司治理能力。企业健康了,财富扩大了,对于母校是一个回报,对于中国的创新事业是巨大的回报,也能实现我创新报国的愿望。

梅萌:我也补充一些。首先济武是清华大学的校友,在没有来启迪之前就为清华做了很多事,体现了他的母校情节。他在清华渡过了近十年的学习时光,第二个十年是在国企里面工作的,接触的更多是企业改制、企业治理结构、怎么和金融板块结合。他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十年非常重要,要是围绕企业的战略、跟着企业领导一起共同策划,显现出他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能力。他第三个十年做的民营企业,他是挣着钱了,现在是启迪的二股东,确实有“挣钱能力”。而且济武是个比较有理想的人,我们做启迪并不只是为了挣钱,说的大点就是国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创新责任感。(转自清华校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