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8日下午,“创新赢未来——2018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在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409举行。论坛邀请科技精英、行业翘楚共享各自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的经验。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钱小军教授、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产研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出席论坛。2016级清华MBA学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李琳主持了此次论坛。
论坛现场
作为首届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这是一场创新思想的交锋。本次论坛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形式,多角度探讨了新时代下创新驱动如何助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产研院”)、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和清华经管MBA校友会共同主办。
钱小军教授首先致辞。她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紧迫要求与现实选择。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清华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高等学府、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一直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次论坛旨在借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的机会,为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创新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分享,启迪各方的创新智慧,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钱小军教授致辞
在论坛上,清华经管MBA2007级校友,小米生态链副总裁、有品电商负责人高自光介绍了小米的“三高”模式,即“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高品质”源于小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把日新月异的科技运用到每个产品中;小米的“高颜值”不只代表简单的美观外表,而是蕴含着友好交互体验的工业设计;“高性价比”是小米一贯秉持的重要战略。在“三高”模式的背后,是小米对用户意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创新性和科技感的执着追求。此外,小米不断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消费级物联网平台。高自光认为,未来零售将呈现出精品化和精准化两个特点。小米正在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力赋能。他强调,把握新趋势、不断创新是小米的生态,也应该是互联网企业的生态。
清华经管MBA2007级校友,小米生态链副总裁、有品电商负责人高自光
清华经管MBA2004级校友、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裁李金龙从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沉淀出发,介绍了在后人口红利时代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他指出,中国在解决后人口红利时代问题的举措之一是要在众多领域用智能机器替代人工,这一转变将带来效率的提高、服务的标准化、对人们健康更有效的守护、时间空间的大大延伸以及社会效益的极大提高。
清华经管MBA2004级校友、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裁李金龙
清华经管MBA1998级校友、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梁仰棡表示,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的更新换代,老年健康产业的发展也亟需转型升级。梁仰棡详细介绍了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在驿站网络设施、适老化产品、全产业链“投资+孵化”等方面所做的创新探索。他表示,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创新思想,养老等传统行业同样可以推陈出新,以科技引领全新的大发展。
清华经管MBA1998级校友、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梁仰棡
高科技企业更离不开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I)和不同产业的深度结合,技术创新更是永无止境。清华大学电子系2004级本科、2008级博士校友,深鉴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单羿介绍说,AI几经波折,曲折发展,对算力的需求日益增强,传统的CPU处理器越来越无法满足各种新兴计算需求带来的巨大挑战。在单羿看来, “当某一个角度出现突破,比如AI算法一旦突破,无论是芯片还是全产业链技术都会随之提升。”具体到芯片行业,由于AI进入,它会提出诸多新需求,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影响。单羿还介绍了深鉴科技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SoC“听涛”芯片的实践,他表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到三点:开放共赢,鼓励原创,结合“美好生活”中的痛点进行有价值的产业落地。
清华大学电子系2004级本科、2008级博士校友,深鉴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单羿
清华经管MBA1998级校友、海兰信集团董事长申万秋从海兰信集团成长过程中总结出了公司发展的三个创新驱动体系,即国际化驱动本地化、资本驱动实业以及军民深度融合相互驱动,分析了海兰信集团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还分享了海兰信在“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引下推动船舶海洋工程智能化的实践。他指出,海兰信构建起了三个主要业务和一个支撑体系:以智能船为核心的智能航海业务,以雷达网为切入点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业务,以海底网为代表的海洋仪器装备与重大项目;以及具有全套军工资质的混合所有制平台作为支撑体系,并将逐步利用相关积累向海洋数据服务运营商转型。
清华经管MBA1998级校友、海兰信集团董事长申万秋
作为进入了60个行业、拥有2000多家注册公司的大型央企中信集团,在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方面有着自己的大思路。中信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杨晓斌谈到,借助互联网这一技术抓手,中信集团正在着力构建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将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金融科技进行融合,从而打通供给侧、需求侧和金融服务,形成大产业生态。此外,中信集团利用创新技术——云、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建成“中信云”,首先为内部各子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产业互联网支持,未来将发挥央企的优势,开放给社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既用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实现自身转型,又服务于企业及社会各界。
中信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杨晓斌
清华大学精仪系1995级硕士校友、京东集团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则从电商大数据出发,解读了大数据下中国的消费市场,并着力探索如何用技术来助力实体商业。刘晖表示,如今京东的大数据已经积累了400个PB的规模,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用户行为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消费者从偏重实用转为注重体验。推动高质量发展、消费升级的一大原因就是消费者本身的需求已经升级。在此大环境下,实体店有着惊人的潜力,技术可以成为有效的推手,京东在不断更新技术和数据,并为线下零售注入数据运营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清华大学精仪系1995级硕士校友、京东集团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
随后,在清华经管MBA2014级校友、在启迪之星创投副总经理徐静波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几位嘉宾围绕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话题,进行了深入分享。谈到企业如何做好创新管理,高自光表示,“互联网企业应以微创新、持续创新为主,在主航道上持续地小步快跑,积少成多以后便是大创新。”
圆桌论坛(从左至右):徐静波、高自光、李金龙、梁仰棡、单羿、申万秋、刘晖,杨晓斌
李金龙认为,“要从机制上突破,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要让创新产品在市场上进行检验,通过两重循环推进创新。”
梁仰棡提出,作为养老企业,强烈鼓励微创新,只要发现可以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就会全力支持。
单羿则表示,作为高科技行业,每天都要保持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要找准航道和差异化。在企业内部对员工的创新想法要全力扶持。
申万秋提出“泛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在企业求生存的阶段应极力地鼓励创新,在成长后期则更多是管理创新、管控创新,他说,“创新是无时不刻的,适度管控创新,将创新与执行进行适当分离也是需要把握好的。”
刘晖表示,“作为互联网企业,每天都要思考创新。首先从技术和模式层面,要保持对行业所有热源地绝对追踪,快速地寻找到自己的业务结合点。”
对于大集团来说,杨晓斌则认为:“在一个大集团中,创新是来自于上下互动的。用小球带动大球,用新技术实现互联网+创新转型。”
论坛最后,李东红教授总结到,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大批企业不遗余力的创新行动。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自身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可以看到,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国有还是民营,在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加入到了“创新”这股浪潮之中,这是未来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李东红教授做总结发言
李东红教授还表示,未来,产研院将与清华经管MBA教育中心及MBA校友会等密切合作,持续在清华校庆期间举办高水平的论坛。
论坛得到了广大清华学子、校友以及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与共鸣,会场上,观众与嘉宾积极互动,收到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效果。清华MBA教育中心主任马嘉老师、MBA中心企业合作与校友发展负责人陈芳老师也参加了论坛。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