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中国梦:让关爱更轻松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儿女可以更加轻松地关爱远方的老人,不再像现在这般沉重。人们不再把“常回家看看”仅仅当成是嘴边的歌词,千里之外的儿女可以安心、放心、省心,关爱之心能时常陪伴父母左右,老人可以安全、健康、快乐地生活每一天。
我叫万勇,2003年就读于清华经管学院MBA项目,现任北京黄发百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e伴联合创始人。清华校友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协会理事,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员。
这段简短的自我介绍里,包含了两个关键词:清华和e伴。我的讲述也将从清华开始。
选择清华,是为了尽孝还愿
我和清华的缘分,可能与其他人都不一样。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有理想,我也不例外。当我还在念中学的时候,我就暗自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长大后要做一名人民教师。那时候,我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好,经常会被老师请上讲台讲解习题、试卷。我喜欢在讲台上的感觉,可以与别人分享我的想法,是一件美好而又令人兴奋的事情。
我来自湖南株洲的一个小县城。在爸妈、老师的眼里,我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如果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无疑会给这所县城里的中学增添无上的荣耀。因此,高考前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里写上“清华大学”。我知道,我回到学校当老师的理想已经很难实现。于是,我选择用自己的方法来纪念心中的理想,庄重地在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里各自填写了一所师范学校。
我的小聪明惊动了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她觉得我的做法非常冒险,万一考不上清华,岂不是只能去二流的师范院校?班主任、学校领导也纷纷做起了我的思想工作。几番谈心下来,我在不耐烦中重新填报了志愿。这次我很任性,不仅去掉了师范学校,也把第一志愿改成了上海交通大学。
每次回家,母亲总是长吁短叹:“如果那时候不让你改志愿,你就能上清华了……”听到母亲的感叹,我的心底也不禁会掠过一丝悲伤。所以,当与海尔五年合同期满,我毅然辞职北上,清华MBA是我唯一的选择。
清华MBA是最难考的院校之一。笔试录取分数线高,面试淘汰率高,备考认识的好些个朋友都翻来覆去考几次了,但我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帮母亲还了心愿。
2003年9月,我成为清华经管学院MBA的一名新生。
求学清华,是为了提升自我
刚到清华经管学院,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在班级、年级里,我的工作年限并不算长、工作经验也算不上丰富。与班上优秀的同学一比,我顿时感觉到亚历山大。
我这时候才意识到,清华确实是不同凡响的高等学府,母亲一直为我执着的心结原来是如此的高尚。
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在一次次的调研查证中,在一次次的海量阅读中,我努力去完成人生职业发展中的涅槃和蜕变。在清华的课堂上,我尽情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学习系统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流程,懂得不停留于思想而是付诸行动。这些好的习惯,也为我现在创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还记得杨斌老师讲授《领导与变革》时的高屋建瓴,蓝伯雄老师讲授《数据、模型与决策》时的气定神闲,杨之曙老师讲授《管理经济学》的严谨细致,韩秀云老师讲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旁征博引,王雪莉老师讲授《谈判与冲突管理》时的妙语连珠,李飞老师讲授《营销管理》时的情景案例,吴维库老师讲授《战略管理》时的激情飞扬,吴志明老师讲授《组织行为学》时的环环相扣,郎立君老师讲授《战略管理》时的磅礴气势……虽然已经毕业十年,但回忆起两年的求学时光,在我的脑海中还是那么的亲切和生动。我一直保留着学校的教材和学习的课堂笔记,特别是与营销、战略方面相关的书。在后来工作的几年里,我都随身放在办公室,随时拿出来翻看。
毕业清华,是为了创造经典
清华毕业后,我先后在泰康人寿、中英人寿工作,负责团体保险的服务工作,并逐步进入到健康管理领域。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e伴的创始人张杰先生。凭借在健康管理行业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我认为e伴将是一款非常有潜力、有价值的产品。于是,我决然放弃了高薪工作,成为e伴的联合创始人。
中国现在有2亿多老年人,50%是空巢老人,其中独居老人占到3成。电话是儿女和老人沟通的最常用方式。但是,老人习惯报喜不报忧。也就是说,儿女和老人虽然有沟通,但儿女对老人的真实状况不了解,实际上长期处于“失联”状态。而失联的下一步,则是失控。比如,父母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的身体状况恶化等。于是,父母的安全和健康状况成为了儿女心中的隐忧,心有余而力不足,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此,我自己深有体会。2009年家人曾竭力向我隐瞒父亲病危住院的消息,2011年母亲突然检查出罹患肺癌。2012年母亲病逝后,父亲独自一人在家,更成为了我心里无法割舍的牵挂。然而,繁忙工作、照顾妻小已然耗费了我绝大部分精力。虽然我也很想多抽点时间来关心父亲,但真的是有心无力。
我和我们的e伴希望能够改变这一切。我们历经四年研发了具有国家发明专利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以傻瓜式的智能硬件和手机软件为工具,通过远程亲情关爱服务,替忙碌的儿女24小时照看老人的行为状态,向儿女推送数据解读分析,汇报老人全天的生活起居、行为活动,让不在老人身边的儿女省心;同时,为老人进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指导,传递骨肉亲情,进行互动游戏,督促老人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让儿女省事。
2014年夏天,我在手机上观测到父亲每天夜间在睡眠中会有短时间的醒来小坐,通过电话询问,得知父亲患有前列腺疾病,并最终通过数据说服父亲予以治疗。
对于一个全新的产品和理念,其市场定位非常重要。运用清华MBA学到的精准营销理论,我们重新聚焦e伴的目标人群。借助清华校友的资源,我们与中国人寿、阳光保险、泰康养老、工商银行、中粮集团、爱康国宾、协和医院等机构取得合作,得到清华校友总会的认可,我也成为清华校友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协会第一届理事。清华经管学院2014级MBA的入学导向活动,e伴是唯一的一等奖奖品。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儿女可以更加轻松地关爱远方的老人,不再像现在这般沉重。人们不再把“常回家看看”仅仅当成是嘴边的歌词,千里之外的儿女可以安心、放心、省心,关爱之心能时常陪伴父母左右,老人可以安全、健康、快乐地生活每一天。
2004年我给清华MBA写过一首歌,其中有这么一段歌词:“明天的明天的明天,把梦想放飞到世界。明天的明天的明天,是更加严峻的考验。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别忘记恪守的信念。明天的明天的明天,我们创造中国的经典!“
希望我和我们的e伴,能够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经典!(文: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