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角

.

贾纪平 国际班

北京卡拉丁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CEO、联合创始人

四川大学

坚持,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访MBA1998级贾纪平

 

    贾纪平,MBA1998级。曾任数码媒体集团有限公司(DMG, Digital Media Group)董事、财务总监、市场拓展总监、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华视传媒总裁助理兼北方大区总经理。现任北京卡拉丁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CEO,联合创始人。

执著,圆梦清华MBA

        1991年,贾纪平以化学单科9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因辅修多门课程,他开始对经济管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暗下决心日后报考MBA。1994年的一天,他甚至直接打电话详细咨询了清华MBA项目,在得知需具备三年工作经验的报考条件后,他非但没有动摇迟疑,反而更加坚定了攻读MBA的意愿。1995年,贾纪平作为优秀毕业生本科毕业。为了满足报考清华MBA的条件,他先后从事过两项工作: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做化学中间品的市场营销,以及在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三年,与其说是积累一些经营管理经验,还不如说是等待申报MBA这一天的到来。

        1997年初夏的一天午后,清华园内围青漾翠,荷风递暖,贾纪平终于来到了梦想萌发之地!经过一番详细了解,他发现清华MBA项目真正充满魅力:这一年,清华经管学院开始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MITSloan)合作开办国际项目(IMBA),成为当时国内首个与MIT合作的MBA项目,并在这个全新项目中实行全英文授课。1998年,贾纪平考入了清华经管学院,成为清华MBA国际项目的第二届学生。两年的MBA学习生活短暂忙碌,却精彩丰富。

        原汁原味的纯正哈佛案例教学,如“汉堡王”生产流程管理、宝洁公司市场发展战略等等,让贾纪平深悟运营流程再造和市场战略;IMBA开创者、香港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女士亲授小班讲座,令当时他们一班IMBA同学如醉如痴;还有类似《创业》、《沟通》等课程中经管学院花费巨资租用时段进行卫星直播的MIT远程教学,使他们这些莘莘学子大呼过瘾;另外,每学期MIT都会派一位教师前来清华经管学院为MBA授课,这在当年更成为绝无仅有的佳话。贾纪平还是IMBA学生中最早亲赴MIT聆听两周课程的中国学生之一,究竟怎么回事?这还要从当年的一项创新说起。

开创“入学导向”活动

        这项使贾纪平至今难忘的创新,就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开创了清华MBA新生“入学导向”活动。入学导向是起源于美国著名商学院的一项传统培训活动,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融入学校及学院文化,拓展其自身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锻造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尽快熟悉学习环境,了解他们未来所涉及的校友资源、管理制度等信息。如今,这一活动自清华经管学院开创以来已成为国内众多高校MBA新生入学后第一周的常规项目。

        贾纪平读MBA一年级时,受到在清华交流学习的MIT学生启发,时任班长的他与班里同学决定成立项目团队,在经管学院开创这一项目。筹划工作的第一个难题是缺乏相关经验。贾纪平和同学们仔细研究以往MIT开展入学导向的大量资料,同时设计活动方案。当年8月,MIT Sloan将举办年度新生入学导向,并决定邀请四位清华MBA学生前往考察。活动方案成型后,筹集赴MIT的活动经费旋即成为筹备工作中最难的部分。同学们效仿美国商学院的做法,打算独立获得企业赞助。适逢暑假,贾纪平发动所有同学在工作之余出去拉赞助,目标是五家企业。头一家由贾纪平谈妥,之后同学们也努力说服自己所在的实习单位。MIT之行终于顺利展开,同学们在活动策划、组织方面收获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整个筹划工作一直得到学院的大力支持配合。时任常务副院长的赵纯钧老师等院领导定期与同学们沟通,了解工作进展以及筹备过程中的困难;当得知还有一家赞助企业没有落实,时任副院长的陈章武老师,主动帮助他们联系了一家赞助单位;为了方便工作,学院还专门调出了一间教师办公室供同学们使用;在得到斯隆的邀请后,需要办理因公护照,相关负责老师大力协助,出具所需的各种证明,使同学们如期成行……

        首届清华学生自己组织的入学导向在MIT之行后正式拉开了帷幕,五天的活动按不同主题分别邀请了五家赞助企业三星、英国石油、康柏、中远、溢达的高管担任嘉宾,就职业规划、企业管理等话题与同学们分享经验、交流互动,各项内容受到了MBA新生的一致好评。2000年,贾纪平毕业了,他也成为当年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优秀需要证明,成功有待磨砺,在未来之路上挑战接踵而至。

创业,创新,创造新市场

        2001年底,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正在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工作的贾纪平和朋友认为,许多传统行业在采用更多的IT技术后应该产生出很多新的机会。他们寻找到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把计算机、通讯以及多媒体显示技术应用于城市的地铁,通过乘客信息系统(PIS)新技术向乘客提供实时的资讯。贾纪平认为,将新的技术应用于地铁这一传统行业是一项大胆创新,相当于开创一个新行业,一定大有可为。他毅然辞职,和几个朋友一同创办了数码媒体集团(DMG),走上了创业之路。

        当时,PIS系统这项技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项创新,他们首先找到上海地铁推介系统,对方当即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媒体”的合作模式。2002年10月,上海地铁安装了整个亚洲第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媒体乘客信息系统。此后,系统的推广工作开展顺利,DMG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国内全部有地铁的城市,以及正在修建地铁的武汉、成都等城市均有技术或者媒体运营方面的输出。

        在技术领域,DMG对PIS系统持续改进,拥有多项独立开发专利技术,多年来拥有零事故纪录;在媒体内容方面,DMG不断探索新的创意表现手法,2007年筹拍全球首创的地铁媒体剧《晴天日记》,播出之后,根据独立数据调研公司的调查结果,由星巴克投资的该软性广告剧的到达率已达75%,高出其他传统电视剧数倍,极大提升了广告的推广效果和媒体价值。DMG最大优势是对地铁需求的准确把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媒体运营服务,持续改进技术。所以,DMG在技术服务领域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在媒体资源拥有量上也位列第一。

坚持,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DMG的创业前期,资金非常有限,而开展业务和实施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有时难以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现金流需求。最艰难的时候,包括贾纪平在内的高管团队连续七个月没有领工资,员工两个月没有发工资。到第三个月时,所有的高管成员一起凑钱给员工发了工资。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创业团队成员最终只有少数几个人还留在公司。正是有了这份坚持,贾纪平和DMG共同走过了八年多的时间,期间除了销售管理工作以外,他几乎做过所有的工作,包括工程管理和首席财务官等职务。任职CFO期间,他帮助公司成功引进了两轮总金额累计近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以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及提升服务质量。尽管工作非常忙碌,贾纪平在工作之余还是不断寻找新的挑战。他还喜欢爬山和自行车运动,有时会在周五晚上搭飞机去其他的城市,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去户外运动。

顺势创新,再展创业雄风

        2009年年底,华视传媒集团公司斥资1.6亿美元全资收购DMG。转入华视传媒后,贾纪平担任CEO助理、北方大区总经理,至2010年6月离职。 在IT技术数码媒体领域八年半的艰辛创业与持续发力,他铁杵磨针,欲火淬钢,已炼就沉稳练达、处变不惊的成熟气质。所以当一朝离开时,他并没有彷徨犹豫,而是冷静思考下一步的人生发展方向。当时正值国内的电商发展方兴未艾、移动互联大潮涌动之际,他谋定而动,紧紧把住传统行业向移动互联演进的时代脉搏,将目光锁定在“汽车后”领域。他从汽车业发展速度指标(如家庭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后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在千人拥有200辆汽车方面,美日韩三国先后于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达到这一指标,随后汽车后市场均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而中国直至2011年底也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达到这一指标。这表明,中国汽车后市场目前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后发优势明显。

        2012年,快的、嘀嘀、e代驾、易到用车等汽车应用领域均呈现迅猛增势,未来前景十分广阔。新的创意在酝酿,新的创业在筹备,一切紧锣密鼓,一切又有条不紊。他在等待一个契机,去迈开人生第三次创业的步伐。2013年7月,曾保送中科大、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中学同学申华章找到了贾纪平。相谈甚欢,志同道合,贾纪平、申华章与长期活跃在车险领域的季成迅速聚焦互联网思维改变汽车服务后市场,共同创建了北京卡拉丁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创了上门汽车保养的汽车后服务细分市场(属汽车后市场),采用O2O商业模式,实现客户线上下单、上门服务、线上体验分享。

        贾纪平认定,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渗透所带来的模式创新必将促使中国汽车后市场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对于采用O2O商业模式可能会出现的“井喷式”有利变局,他早已洞见在先、成竹于胸。他说,在整车企业主导下的垂直垄断格局造成汽车后服务市场已经渐渐无法满足高达1.3亿的车主对维修保养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消费者会越来越愿意选择便捷、灵活、透明、高性价比的服务。而商业模式由旧换新、由损化益的突变与迸发只是时间问题。卡拉丁正因为怀着让更多的车主养车不再难的、让普通的汽修技师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用户的尊重这样的创业理念,率先开创了上门汽车保养这一细分市场,8个月后,其他相关企业才纷纷跟进,且多以“复制”卡拉丁为主。

卡拉丁的高速发展很快证明了贾纪平这个团队在市场时机把握、商业模式选取上的明智。2014年10月,在《创业家》杂志评比服务业O2O“2014最具投资价值十强企业”中,卡拉丁名列第一; 11月,在2014年中国年度创新成长企业百强“创业邦100”榜单上,卡拉丁赫然在列,12月进入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最佳24家创业公司榜单之一。

        最后,贾纪平谈到了清华MBA教育与学生创业之间的关系。作为1998级清华MBA的学生,贾纪平入学不久即赶上了首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历时五个月,大赛所带来的创新、创业的巨大魅力深深感染了这位当年的MBA新生,激发他强烈、持久的创业热情。参加大赛的冠军队队长、同班同学童之磊后来创立了中文在线,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文在线的董事长兼总裁,他也是国内最早的大学生创业者之一。另一位参加大赛的1998级F班同学申万秋,后来成为北京海兰信数据记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是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海兰信的创始人。首届清华创业大赛还影响了美团网的王兴、清科集团的倪正东、百合网的慕岩等一批当时在校的清华学子。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同学,他们共同组成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校友群体,诠释、践行清华精神。贾纪平还特别提及,清华MBA教育受益之处集中表现在,训练学生战略思维,使人懂得“为什么做、适合不适合做以及如何打开局面、如何做好”等基本命题,其教育优势与创业成功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关联。其中十分突出的是,战略课程培养战略思维、管理理念,成为指导学生创业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方法。

 

采访:邢立君乔蓉

原稿:乔蓉

补充采访、编辑: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