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卢纯(MBA1993)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清华经管学院MBA校友会 副会长

2011年清华MBA教育项目“二十年·二十人”优秀校友代表

 

对卢纯来说,清华的一景一物,每时每分,在记忆里都有着特殊的位置。这些记忆从远至今,影响着卢纯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清华这三年的学习不是我的结束。清华毕业之后我经历了20年的实践,使我知道了为人之法、做事之道、健身之要和从政之德。这一些东西伴随了我一生直到今天。古人说潜心向学、老实做事、踏实做人,就是这个意思。”卢纯说道。

 

情系清华MBA

在卢纯进入清华MBA时,它仍处于始创之际,全国对于MBA这个名称都带着或多或少的迷惑,卢纯也并不例外。彼时的他已经升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计财司副司长,职场奋斗之路已在眼前全面展开。然而就在这样的时间点里,他停下脚步,走进了清华MBA的大门。

“去清华读书是我少年的梦想。”卢纯笑着说。打一开始,清华这个名字便在卢纯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影响:“我一直认为清华是一个培养治国栋梁、大师的学府,而且绝大多数从清华毕业的学生都是各行各地的佼佼者。”卢纯记得读书时,曾在清华的大礼堂听课,昏暗的大礼堂并不如大家想的一样,是个明亮而富有现代化的教室,卢纯和他的同学们不由暗自怀疑,清华大学是把钱投哪儿去了。老师在台上也提到了这一点,他告诉大家,清华大学是把资金都投入到教育当中,这句话引来了全场的掌声,也让卢纯对清华重教育的理念记忆犹新。

“为什么不去其他学校?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清华那么良好的教育品牌、治学理念和优良的学习传统。”卢纯回忆,在当时清华的课堂上,老师们仍然坚持着板书的教学,卢纯和他们的同学们抄一上午的板书便是整整一个大笔记本。“其他很多学校哪还做笔记啊!”他感叹。

 

学习之路方伊始

在清华的日子里,卢纯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学习生活,“在清华是混不出来的。”他对此深有感触。在清华的学习生涯,卢纯在学习与工作两点一线上奔波:“当时我在北京两年,从来没有去过公园,除了工作上学就是加班。”学习到一些艰涩的数学知识时,卢纯也下了狠功夫,为了掌握微积方程这个知识点,卢纯做了近2000道题。“那时候的艰苦环境,现在想起来仍然是记忆犹新。”他回忆道。

然而这段学习生活却并不只是卢纯人生当中的一个小阶段。卢纯的学习习惯也正是在这里养成。直到现在,卢纯每天早晨都会抽40分钟学习英语,每天晚上则写着大量专业文章,他平日里的工作虽然忙碌,但空余不多的时间总是留给学习。“我直到今天为止还沿袭着在清华保持的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是伴随了我一生。”

在卢纯看来,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则在于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很多领导干部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一点,往往这一点点就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一切的基础,同样一个问题我一看就懂,同样一个会议发言,你文不对题,我一句话就切中要害。”卢纯举了一个例子,老师在当时教会他们,各种事情都可以简化成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思考方法深深地影响了卢纯之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把一个事情简单化,其他所有附件条件都理想化,这样一个数学模型就建立起来了。不管这个模型方法适不适合实际,但是这种讲科学的精神在我心里保留了下来。”

卢纯一直在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当中担任相关要职,然而,三峡工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水利工程,它涉及到工程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管理还有政治等各方面的知识。卢纯也坦言清华MBA不可能教会自己所有的知识。“为什么我在这些工作中还能成为这些问题的专家,这就是清华教给我的学习方法。”卢纯揭示出了背后的“秘密武器”。因为方法是相通的,一旦有了方法,就算是在工作上涉及各种不相同或是根本不熟悉的领域,卢纯也能很快得到真谛。“我运用知识结构化的原理很快就能找到捷径,什么问题都知识结构化,三分钟就能解决。”卢纯自豪地说。另外,卢纯还积极地向各项领域里的专家、精英进行学习,谦虚的态度赢得的是过硬的知识。卢纯在工作、学习中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卢纯不像很多领导干部,对于决策问题都交给智囊、决策机构,自己则不明所以。“自己要勤奋,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强调这一点。

 

职业未来重理想

卢纯从始至终都一直坚守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岗位上,这是他对于自己的职业所作出的选择。然而在过去,对于卢纯这一代人来说,选择的机会是非常稀缺的,卢纯引用了马克思在18岁时曾说的一句话:“人们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因为在选择之前客观事实就确定了他的职业。”他很遗憾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一代人面对选择往往都带着消极的因素。他很庆幸如今的年轻人能有如此多的选择方向。

然而卢纯也并未因此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他回想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坚守的20年,也是他追逐理想的20年。“有了这个理想信念,就会目的性更强,为了坚守这种理想信念,会使这种选择更加纯洁、崇高,使得我们能够抵制各种诱惑、挑战。”卢纯管了一辈子的钱,包括机关的钱、办公的钱、老干部的钱、差旅的钱,经手的钱数有几千万,但卢纯却时刻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我多少年来就是一个月那1万多的工资,靠自己的收入,没有公务卡,没有人情消费,现在简直不可想象。”在他心中,这都是清华所教给他的。

移民工程是三峡工程当中被卢纯描述为“最特殊的、最有挑战的地方”。三峡工程搬迁了整整130万人,最挑战性的是要把一些最贫困的人群,在切断他所有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整体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然后实现长期的安定、发展。这件事情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卢纯全程参与、见证了这项举世瞩目的大工程,他认为自己所做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并为移民工程的成功而感到自豪。然而他也并不就此感到满足:“前面的路还很艰辛,还有许多挑战,100件事情中可以说只做了20件。比如我们现在考虑在对老百姓的第二代扶持、第三代扶持,对他们发展机会负责,在他们还没有这种诉求的时候,我们作为政府要为他们考虑到。”  

 

清华精神永在心

在卢纯心中,清华老师强调的很多概念都影响了他整个人生态度。清华的经历让他对于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权利观、利益观有了新的态度与思考。“清华就不提倡我们做大官,而是提倡我们低调、奉献。”他回忆道。卢纯提到,之前并不能理解很多领导干部发生一些腐败问题,但后来想想,他们就是在思想中出了毛病。“过去清华强调什么是价值,首先是判断这件事该不该做。该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为了出名而做的就不是有价值的。”卢纯回忆起这些过去,就如同昨天的事一般清晰。

要做事,先做人,要成功,先成人。这句话是卢纯反复强调的。之前不理解“厚德载物”培养方式的他在工作之后慢慢体会到清华之“德”的地位。“中国讲究德,有德亦有文,再有才华没有德反而是误事。”卢纯说。他很感激清华当初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卢纯在当时跟着老师一起研究国有大型企业的问题,这个问题在90年代初期提出,已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卢纯相信,国家的需要,便是这个问题的价值所在。

如今的卢纯始终保持着谨慎、低调的态度,践行着清华所教会他的一切。他这一生很少有轻松的机会去酒吧喝喝酒,去舞厅唱唱跳跳,享受一下人生的欢乐。连最爱的网球,因为时间、地点的限制,卢纯也不得不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公务员,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就选择了一生不能贪腐、懈怠,而要谦虚低调,对权力、对人民、对国家保持敬畏。”这是卢纯对于自己这一生职业的定位,或许这很难,但是他做到了。(执笔:王妍 新闻学院学生记者  参加人员:于红蕾 吴英纳 马冷超)

 清华MBA人物志简介 


清华MBA项目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项目之一,25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成长,在清华大学百年历史和厚重文化的滋润中获得良好美誉,近万名毕业生广泛分布于金融、教育咨询、现代制造和科技服务等行业,任职于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向世界传播商业文明的重要力量。

“清华”是清华人通用的名片,“清华人”是清华人做人的准则。

清华MBA校友坚守梦想,创新创业,践行清华人的社会责任。正如1997级校友王济武所言,我永远是清华的孩子,经管的弟子。近万名MBA校友心系母校,为MBA教育项目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清华经管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清华MBA校友人物志项目2012年8月25日正式启动,近百名校友受邀参与了专访。系列访谈分为三篇:《莘莘学子 清华MBA家园》、《人文日新 清华MBA校友风采》和《知行合一  清华MBA在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