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清华MBA人物系列】

姜培兴,山东人,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习,1991年毕业后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计算中心设备管理处参加工作,之后历任中国银河证券、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积累了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2011年至今担任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995年至1999年间,姜培兴曾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职学习MBA。现任清华MBA校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我能比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是那么轴,但这也是一个缺点,当事业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我有的时候不是选择坚持、去直面困难,而是绕着走了。

                                                                                                                                                             ——姜培兴

 

2013年9月,姜培兴微博转发了清华大学陈吉宁校长对全校新生的演讲,采访中,他提到陈校长的讲话,对陈校长所持观点颇为赞同——到清华来就是要学习和经受挫折。


1986年清华经管学院刚刚成立两年,姜培兴是唯一一名迈入经管的山东考生,在这里,这位曾经全校瞩目的骄子经历了一番滑落边缘的压抑和失落。但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面对残酷现实,积极调整心态。姜培兴非常感激这一段在清华的学习,塑造了自己的性格,给了自己眼光,得以训练受益整个职业生涯的经济学系统思维,以及奠定了数十年牢靠的数学基础。


2001年在银河证券工作期间,姜培兴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和世界银行合办的经济政策管理项目赴美求学并到硕士学位。他说,一个很深的感受是在清华的数学底子特别管用,“毫不夸张地说,我是当时班上最好的学生,核心就是因为我数学好。”


谁曾想,在风云际会的金融界历练了二十多年的姜培兴,高中时期还是个想要成为物理学家的科学少年。若不是全国物理竞赛的偶然失利,若不是哥哥对他考清华的坚定支持,姜培兴可能会选择保送中国科大,走上科技报国之路。


其实,七八十年代的山东烟台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经展露出经济发展的活力,甚至形成一定社会氛围。“全国十大农民企业家,我们县里就出了两个,当时基本上也有这样的认识,国家要强大,科技力量当然很重要,但经济实力也很重要,所以干脆就学经济吧!”


风云际会,大浪淘金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金融业体系步步趋于完善,其过程历经反复与曲折,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姜培兴的职业道路也一样跌宕。


1991年,姜培兴从清华经管毕业,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计算中心设备管理处工作。在一个金融单位却从事非主流的IT部门工作,姜培兴很不甘心,于是两年后争取转至人保公司资金运营部的信托证券处工作。

那段时间,期货市场刚兴起不久,公司派姜培兴等年轻人学习期货,并成立了一个二级部门——期货交易营业部。“公司给了我们十万块钱,我们用一个月时间赚了三十万。”业绩斐然的姜培兴1994年底便提了副总经理主持期货交易工作。


然而期货这一新生事物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1995年万国证券在上海交易所做空事件迫使国务院暂停了国债期货的试点,整个期货行业的清理整顿。眼看期货行业即将萧条,恰好信托控股的深圳阳光基金管理公司出了点问题,1996年,姜培兴申请派至深圳阳光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总经理。


时至1999年,国家开始狠抓金融监管,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拆分,其证券业务与几家银行的证券业务合并共同成立银河证券,姜培兴代表从中国人保拆分出的中国人寿参加了银河证券的八人筹备组。


讲到此时,姜培兴感慨,从现在来看,保险业的发展远远快于证券业,如果当时听从中国人寿新任董事长的挽留留在中国人寿,可能一切又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历史不会给人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银河证券历经短暂的黄金时代,很快陷入萧条。当时,中国证监会对整个证券行业进行了长达四五年的清理整顿,以化解大量金融风险,大量证券机构被关闭。


2000年时,32岁的姜培兴开始担任银河证券的总裁助理,是八人筹备组中最年轻的一位,2002年从哥大回来之后,姜培兴开始分管银河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并担任上海总部党委书记及总经理。但当时,银河证券的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已经出现严重亏损,上海是重灾区。


作为业务主管和地区负责人,姜培兴承担着说不清的压力,“亏损并不是我所造成,但又属于我分管的业务范畴,是不是你的责任,怎么说不清啊”,在这种情况下,姜培兴选择离开,尽管当时,提拔他作为公司副总裁的申请已经上报。


伴随整体的金融改革步伐,银河证券安全度过危机,一切平安落地,所有管理层没有任何处罚,所有亏损也伴随证券行业的逆转发展完全消化,但在黎明到来的前夜,姜培兴离开了。


回头想想,几次职业变动,姜培兴不是没有遗憾,但当时金融业在中国的发展实难预料。他个人事业起落打上了中国金融业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深刻烙印。“我可能点儿也比较背吧,基本上从没有在一个成熟的体系中做常规的事,大部分都是从零开始,有过辉煌,但也有挫折跌宕。”


姜培兴说自己从1991年参加工作到2005年离开银河证券的十四年时间基本都是服从安排,离开算是彻底跳出,之后的选择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需要自己判断和决策。


梦之所至,激情释放

离开银河证券,姜培兴接受招商银行马蔚华行长的邀请加入招银国际,在他看来,在中国金融业的资产主体——银行工作对自己的金融职业生涯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然而在香港的这段工作并没有获得所想象的发展。


2009年7月,姜培兴再次转战建行建银国际,担任副行政总裁。建银国际一向以直接投资闻名,但投行业务很弱,姜培兴便着力打造建银国际形成综合化能力的投行业务链,2010年实现异军突起。

从零起步一年多时间跻身行业前十,开户数量增长150%——突出的业绩让猎头关注到姜培兴,力邀他担任中德证券公司CEO。


建银国际的事业正当辉煌,面对这一次职业变动,姜培兴说,“我从来没在合资公司工作过,也许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姜培兴在香港工作多年,但还是认为内地的资本市场发展空间更大,机会更多,于是选择重新回到内地。


讲述过去的岁月过去的故事,姜培兴语速很快,滔滔不绝,充满激情。这的确是他真正热爱的领域和工作。相对于过去的大平台,中德证券业务相对简单,只关注投行业务。但即便如此,姜培兴也忙得脚不沾地,他说,能够把之前二十多年金融行业的积累最大化地应用,是很enjoy的一份工作。


担任CEO以来,一方面协调中外股东关系,加强团队管理,增长员工士气;一方面积极拓展业务,在保持传统IPO优势的同时,增强再融资业务。


在姜培兴看来,投行是了不起的行业,很累,也很锻炼人。“为什么总能保持干劲十足激情澎湃的状态?因为每个客户都会带给你新的问题需要你解决,总能找到新鲜感,总能学到很多知识,看到很多行业内外的东西,每做一个项目,都会对这个行业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姜培兴希望未来能够看到中国综合化金融业务从趋势到现实,“中国资本市场才二十多年,深度、广度和产品丰富程度,都还有大量创新空间。”(清华MBA校友会学生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