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滋养促投资智慧
—记MBA2000级校友唐劲草
唐劲草,MBA2000级,现任水木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唐劲草出生于江西省一个距南昌不远的小县城。他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几乎是“结童入学之时,便梦想着有朝一日考上清华大学”。县里考入清华的录取率极低,好几年才出一位,可谓凤毛麟角。在他儿时的记忆里,曾有一人考上清华,在当地霎时间褎然冠首,名动全县。从此,唐劲草更加发奋蹈励,立志圆梦清华。
入读清华MBA,在春风化雨中嬗变
唐劲草认为,清华MBA期间是自己获取教益、改写人生的重要阶段。在清华经管学院,他亲炙甚多、受益匪浅。令他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和2001年有两次,时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朱镕基教授前来给全院学生讲课。当时,朱镕基院长正在总理任上,他纵论国内国际形势,解析管理经验,彰显出战略高度与大国气度;朱镕基院长还提出了自己的殷切期望和切实要求,他主张分清大义、小义,谆谆教诲,发人深省。在学院任院长时,因为忙于政务,朱镕基院长只指导过四位博士生,赵平教授是其中之一。而赵平老师正是唐劲草的导师。赵平老师主讲市场营销学,一面传道授业,一面推动学生参与实战:唐劲草曾多次与赵老师一起奔赴企业开展实习活动。2000—2001年,他还曾前往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瀛海威实习工作一年多,边学习边实习。除了经管学院导师的言传身教、实践工作的时常磨砺,清华MBA的知识结构设计精妙,教学内容系统全面,课业安排有条不紊、井然有序……都令他所学所思绝非“形骸之外”,获益良多。
入读清华MBA前,唐劲草在水利部工作,担任工程师兼团委书记,当年被作为重点青年干部培养。然而在MBA学习时,在校园里,他深切地感受到,互联网正处在时代大潮的最前沿,创业热浪涌动澎湃,所在的实习公司不惜烧钱、支付不菲工资。与互联网相关的金融投资领域开始引起他的关注。结合MBA期间对自身特点的深入认知,经过慎重考虑,他离职了。临近毕业,清华公管学院的一位师兄介绍他认识了IDG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随后唐劲草加入IDG担任分析师,实现了他工作事业的蜕变转型,完成了他人生道路的重要转变。如今提及此次转变,他说,这并非是一次大张旗鼓的突变,而是在清华园的水木滋养中,在MBA教育的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一场嬗变”。
世纪之初,投资已渐成热点。作为外资金融机构,2002年IDG资本最先进入中国。随后,它取得的成功案例接二连三。2002—2005年,唐劲草在IDG工作了三年,这期间作为分析师,他主要从事基础工作。他说,那段时间互联网的寒冬显得极为漫长。
2005—2007年,唐劲草前往北大天网(MAZE,百度前身)、青云创投义云人民币基金(清华系),此后他又加入清华系的紫荆资本,一直参与各种项目与基金的投资。后来又创办了水木资本。
水木资本成立刚满三年,毛遂自荐找上门的项目不在少数。唐劲草与清华大学许多院系均建有牢固的合作关系,对其拥有的资源,更想方设法去充分发掘价值,可谓“掘地三尺”,巨细无遗,因此他也参与并成功投资了一批与清华相关的早期项目。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他投资估值超过的成功项目也不乏其例。例如,2016年投资了沐金农。这家公司主营农业互联网金融(当时在市场上约有四五家同类公司),2017年公司脱颖而出,净利润逾亿元,最近正欲筹划主板上市。沐金农遂成为水木资本目前投资收益最多的案例:仅仅沐金农所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融资已达5000万元,广泛涉及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公司,沐金农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机构,资金端稳定,风险相对可控。
水木资本还投资了一家清华的优秀校友企业--有感科技,主营汽车无线充电(在车内任一位置实现无线充电),这项技术在国内数一数二。嗣后,又完成了两轮融资。水木资本接着又投资了清华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个项目“小咖”——室内小型共享咖啡机。此咖啡机可摆放于桌上,只需冲100杯咖啡即可实现盈利;同时拥有云端数据,可预知食品原材料的耗费状况。项目在半年内融资三轮,接近达到全国细分行业第一。水木资本还投资了氪空间,锁定联合办公这一大趋势。此项目在水木资本投资第一轮后已融资七轮,跃升至相关行业的前两位,投资回报率高达十余倍。
目前,水木资本的投资基本上仅以第一轮为主,如沐金农、有感科技、36氪空间等均为首轮。水木资本员工已达二十多人。
学以致用, “学赋”投资智慧
唐劲草从清华MBA毕业转型后,迈向投资之路,并在投资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在他看来,通过MBA的学习,自己拥有了更为严谨缜密的思行。他认为,投资人若要投资成功,需具备沉谋研虑的素质,投资机构进行交易操作尤需构建科学量化的体系,不能零敲碎打。但对于初创的投资基金,立即建立完备的投资体系并非易事,实际上早期投资一般会夹杂运气成分。在考察大量项目时,唐劲草认为,制定游戏规则至为关键。经过长期摸索,他制定、完善了一套包含12条的投资标准,涉及行业、创业者综合能力、商业模式等方方面面。如今,水木资本已日臻规范化、系统化。他说,投资机构时常面临各种诱惑,诸如数字货币、区块链等各类风口、热点,因此保持理性应居于首位,追逐风口不见得是好事。风口形成,通常意味着其他机构已着先鞭,盲目追逐犹如厝火积薪,往往“欲益反损”。他强调,投资获利的要义在于提前判断并发现风口。
唐劲草特别提及,清华MBA课程完备,赋予了他一双在投资中善于研判的“慧眼”。他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认为考察项目最重要的指标是创业者:创业者成功,投资人也会获益,最终是共赢之局,也是“双创”的完胜。而MBA课程十分综合,函盖充周,旁通曲畅,对审视创业者及创业团队大有帮助。运用MBA人力资源的相关知识,他知道,投资一支创业团队,其团队组成应按人力资源的理论加以组合,才适合投资。通过对MBA各门知识的综合掌握,以及自身的经验积累,在并无一定之规的创业者考察中,他可以综合研判,逐渐胸有成竹。比如,他投资清华汽车系一个汽车悬架的项目,因合伙人特别懂行,投资迅即达成。又如,沐金农创始人王曾本人的领导力、意志力、战略眼光获得青睐。而有感科技的创始人王哲,清华本科毕业,赴美国读书后回国创业;他技术和能力出众,在有感科技的团队成员中,年龄大他十几岁的人在他领导下也都心悦诚服。因而,王哲也很快纳入唐劲草的视野。
清华MBA课程的知识技能还极富专业性,在对初创企业的研判方面也颇多助益。以财务为例,对初创企业的财务报表如何审视等,这些知识都学以致用。还有,投资需谙熟细分领域,细分更需精专。有些项目不入其他机构法眼,视作“中等项目”,但放在某个细分行业,实则另当别论。他表示,如果没有MBA的课程学习,他甚至没有勇气参与投资,所以自己的投资智慧不是“天赋”的,而是源于“学赋”。
目前,水木资本的主要投资方向是TMT,分为五个子行业:深科技(算法,人工智能)、硬科技(机器人、智能硬件)、互联网及商业模式、消费升级和文化娱乐。涉足广泛,除了节能环保、大健康外,其他投资热点几乎全覆盖。这五个行业,分别由四位合伙人负责,他们深钻细研,请教专家,形成成熟完整的基金管理机制。
水木资本的四位合伙人均为清华人,投资经验或有或无。唐劲草希望亲自培养合伙人。他谈到,水木资本的企业文化主张以人为本、自主培养人才。唐劲草也搭建非营利平台,推动中国母基金及投资行业健康发展。他也十分看重清华校友资源,去年还参加了第二届清华北美校友会。当时,校友纷沓而至,聚集几百人,彰显出清华校友极强的凝聚力。
回首自己一路走过的人生足迹,唐劲草颇为感慨。他认为,从人生嬗变到不断取得进步,其实都是个人的成长过程。而人的成长历程,或经过火的淬炼,或经过水的滋养,二者兼而有之。而他认为,自己的成长更多源自水木滋养,源自春风化雨,源自清华哺育。若道人生有嬗变,嬗变正发端于此;若说事业有所成功,成功也正得益于此。
采访:陈芳 万军 罗志波
撰稿: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