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潜移默化促嬗变

——记MBA2007级校友郭晓波

 

郭晓波,MBA2007级, 问卷网总经理。

 

微信图片_20180327014640_meitu_1.jpg 


1977年,郭晓波出生在江西南昌。1994年高考他考入东南大学,入学时选择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二那年,他转专业,选择了电气工程。这是他热爱的专业,至今同学聚会时,他还能于相见甚欢之余,饶有兴致地写出用电的计算公式。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崇尚踏实,讲究细节,追求学术认真。多年以后他悟道:这不仅是对专业的循规,更是对管理的要求;而在管理层面上,“止于至善”与清华经管的“追求卓越”可谓异曲同工,这对他日后选择报考清华MBA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1998年,他开始攻读电气工程专业硕士。这期间,他成为帮助导师完成项目最多的学生,三年内达到了8个。这些项目大多是横向课题,需实打实交付。1999年,他参与了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并运用罗克韦尔自动化产品完成北京第三热电厂的项目,付出大量心血。2001年毕业后,就顺利加入了这家全球最大的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公司。  

罗克韦尔公司的首任老板是美国人,也是公司的驻华首席代表,他在加入公司前是美国驻华使馆的最高级武官,参加过越战,阅历丰富,深谙用人、管理之道。郭晓波应聘入职后,头半个月只被要求不厌其烦地完成一件事——整理资料室。工作繁琐枯燥,他内心不免有些动摇。事后老板告诉他说,发现他从前读书一帆风顺,有些自命清高,有眼高手低之虞,便决定历练他临繁处剧的本事。郭晓波发现,整理资料室等事务虽然琐细,但却与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而管理工作做好的前提是态度。他认为,如果无法改变一件事,那就转变自己的态度——情况往往峰回路转。于是他不再考虑这项工作的价值大小,而是专心致志地加以完成。态度决定一切:同样是管理工作,积极或消极,感受不同,过程迥异,结果也大相径庭。 

郭晓波在罗克韦尔工作了五年。起初,他从事技术工作,与大学教师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工程项目,足迹遍及全国。随着技术能力日益显现,他开始更多地步入管理与市场项目,发掘更多的业务合作伙伴,管理全球第三方产品联盟。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合作机会也越来越多,他的工作更加偏向于市场。此时,他主动学习的意愿也愈发强烈,开始着意关注企业的管理运作。2006年,他参加了公司的一个并购项目,即在中国区域挑选适合本地化的并购对象。这一过程大量涉及财务业务与法律事务,而他属于技术方代表。很快,他发现自己在管理领域的知识积累相对片面、寡陋,尤其缺少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他注意到,除了关注产品之外,美方还善于站在宏观视角,考察公司经营管理是否有条不紊,于是萌生了继续学习的想法。2007年,他如愿考入了清华MBA。

 

2006年11月,在MBA考试期间,郭晓波加入了全球最大的中低压电气领域的法国供应商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经历了市场部等多个部门后, 2008年他来到跨部门解决方案部,针对客户产品需求的重合问题,采取措施加强管控,深入了解产品热销的原因,探究管理渠道的方法,有意识强化沟通环节,还亲赴欧美国家乃至全球各地调研。在这家电气与工控领域的巨无霸公司,他一干又是五年。

在这期间,郭晓波度过了清华MBA的学习生涯。谈起这段经历,他认为, MBA给他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这种提升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方面,MBA老师执教严谨,注重细节。郭晓波提到,经管学院会计系的谢德仁老师不仅教授知识,还强调清华传统精神及思想方法,上课时他会提及陈寅恪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谢老师希望所有学生成为赋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学者、商人或政治家等。《会计学》首堂课,他并未罗列数字,而是强调会计工作细大不捐、事无巨细,犹如扫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认为,会计账目虑无不周、百无一漏,并无人喝彩,也不值得称道。但若毛举缕析,查出一二疏漏,批评之声便会接踵而来。这恰如扫地:干干净净,理所应当;但若遗留灰尘,指责不可避免。细节决定成败,研精静虑,毫发无遗,才能日臻完善。谢德仁老师所讲的“扫地精神”,发蒙启滞,令郭晓波受益匪浅。    

另一方面,MBA知识体系具有宏观视野。郭晓波认为,MBA的知识体系犹如一位巨人,而站在巨人肩膀上登高望远,所感受的内涵之丰、产生的格局之大,足以使人在学习中涵宏、吞吐,发生嬗变与跃迁。从MBA毕业后数载,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积聚突显。2011年,他前往美国百通赫斯曼公司担任财务总监。最初一段时间,他因缺乏财务工作的实际经验,面临巨大的业务挑战,一时举步维艰。此时,在MBA期间学院会计系肖星老师主讲的《财务分析》起到了补苴罅隙的关键作用。三张财务报表出炉后,他随即进行财务计划与分析(FP&A),衡量自身完成得如何:如果好,可否持续;如果不好,原因何在,应采取什么措施弥补,随后设立指标跟踪、考察所提出的改进方案等。他经常站在业务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一旦发现财务增长,会亲往盘点客户库存,审查其增长情况。他记得在读MBA时,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谢滨老师曾说“库存是万恶根源”,如果所见的增长计入库存,那就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长。清华MBA从教与学两方面,为他整个职业生涯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两年后,他发现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2012年底他开始主管销售。

 

2013年年底,郭晓波参与互联网创业团队,打造互联网调研平台“问卷网”,团队创始人是他在南京读本科时期的同班同学。问卷网很快获得联想之星所投的第一笔融资,迅疾完成股改。当时公司在北京只有三名业务员,招聘人员扩充后,在带人技巧上,清华MBA的知识、技巧又再次派上用场,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郑晓明老师主讲的《组织管理学》提及,不同员工需以不同方式带动,因人而异。有些人需完全授权;有些人需精神鼓励;有些人知识基础薄弱,需手把手带动;有些人漫无目标,需加以敦促、推动。如今公司在上海、苏州、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均设有机构,全国范围内员工约达150人,其中北京20余人。

问卷网2013年7月18日从零起步,时至当年年底用户人数已达13万。引流成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方法,但单纯依赖线上引流也会存在流量质量参差不齐、各类有效无效的流量混合的情况。郭晓波还通过线下的商务拓展,不断寻找客户。他车子的后备厢常年放着易拉宝,随时留心北京的所有展览会,一旦发现展会的内容主题与业务调研相关,即有可能成为潜在客户,就想法参加。但参展费用不菲,他则根据展期安排时间,尽量错过高峰期(避免支付费用)。在展会必经通道上,他支起易拉宝。

郭晓波对问卷网发展模式、宗旨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他说,创业过程中商业环境复杂多变,一些竞争对手会恶意攻击,比如产品遭到恶意抄袭等。在出现类似干扰的环境下,公司仍将坚持良性竞争,注重品牌质量;同时发奋进取,学如不及,抵制抄袭。公司从0到1的过程不免有徘徊期、彷徨期,若要做大做强、拥有知名度,成为细分领域领导者,需着力强化产品的技术特性及B2B模式,也改变最初的经营方式。他说,任何产品都需要迭代,企业追求完美也是一个过程,会受其所在行业特征、外部条件等制约,规模大小也有可控、不可控因素的牵绊与影响。但无论如何,清华学子开办企业应贯穿谢德仁老师的谆谆话语,即培养具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知识分子情怀,始终都要怀抱家国情怀,秉承时代使命,担当社会责任。 

述及问卷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郭晓波介绍说,2015年问卷网获得第二轮融资550万美金,公司前两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2017年问卷网正式上市新三板,对于企业的规范运营和快速发展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公司盈利良好,业务进展情况顺利。公司基于SaaS(Software-as-a-Service)运营系统,服务囊括问卷、表单、测评等形式。现阶段虽然也存在竞争对手,但在中国很难找到百分百的蓝海。对标美国企业SurveyMonkey,郭晓波认为,问卷网结合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覆盖国内用户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不断追求卓越的用户体验,通过互联网应用工具把用户黏住,互动性更强,目前用户群规模也升至400多万人。

随着互联网发展,问卷网调研与之相结合,足以激发出一些中国特色,如基于微信平台扩大业务等。同时,公司也在着手推进产品的战略升维,打造用户体验管理平台,让问卷调查也可紧贴运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用户体验管理。如跟踪、检测银行卡还款额度,一旦发现本月还款额骤降,可能意味着用户已流失,随即触发问卷,询问是否变成竞争对手的用户了。又如酒店,设计结账时满意度评价若低于6分,亦可触发客户投诉的管理与处理。他还表示,清华MBA所学的知识技能潜移默化,“日久弥香”,对自己的创业事业大有裨益。一旦出现机会,他就会把它们用到刀刃上,往往切中肯綮。最后,他也谈到问卷网面临的挑战,“对于问卷网而言,高素质人才一直是企业的最基本要素。”对于公司未来的人才战略,他也坦诚,希望得到母校清华经管学院尤其是MBA人才资源的关注与支持。

 

采访:陈芳  万军  罗志波

撰稿:万军

 

【问卷网简介】

问卷网wenjuan.com

              倾听你在乎的

 

上海众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问卷网”),始创于2008年,是中国领先的在线调研及调研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为企业、组织及个人提供SaaS互联网在线问卷调研工具及技术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同时在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武汉等地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公司规模在160人左右。目前问卷网已拥有超过400万的注册用户,在线收集了4.1亿份数据,同时我们已经为超过1万家的著名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问卷调研和顾客体验管理服务。

 

我们的商业模式、创业精神,获得了众多风投及基金的认同,在先后完成两轮数千万元的融资后,于2017年7月完成了新三板上市。问卷网的所有产品皆为公司自主研发,均享有自主的软件著作权,公司先后获得上海、苏州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于2013年成为中国社科院“中国舆情调查与研究联盟”中唯一的网络调研公司。

 

公司旗下拥有:

中国最大的网络调研平台:www.wenjuan.com

中国最活跃的网络调研社区:www.idiaoyan.com

业界最领先的云调研平台:pro.wenjuan.com

业界最大规模的数据采集联盟:www.surveyun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