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有关抑郁症的新闻频频占据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生命之花如此脆弱不得不令人惋惜;与此同时,抑郁症也渐渐引起公众更多的重视。别让抑郁成为职业发展的枷锁!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MBA学生心理学俱乐部于2016年9月23日晚七点,在舜德116举办了主题为“亲爱的,我可能抑郁了”职场心理讲座。此次活动与暖心壹疗合作邀请了两位主讲嘉宾,他们分别是知名媒体人、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进先生,以及北京阳光爱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长风先生。除了都从事文化领域的工作之外,两位嘉宾还有一些共同点——都曾患有抑郁症,都战胜了抑郁症。在这场时长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两位嘉宾从亲身经历与理论的角度出发,为大家分享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本次活动共吸引了五十余名同学前来聆听,现场几乎座无虚席。

 

讲座现场


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先组织大家完成了一个热场小游戏,规则十分简单,就是请大家用三个形容词或短语写下自己对抑郁症的理解,再由两位嘉宾评价哪几位同学的答案更为贴切,这几位答对的同学便可以幸运地得到赠书。

 

抑郁症是怎样一种体验?

桌上有一杯水我好渴但却伸不出手,别人以为我懒……我有意志,也有力气,但我病了,这是一种意志控制不了力气的病,因此我整个生命失去了活力……

游戏环节结束后,首先与大家进行分享的嘉宾是长风先生。“我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现在仍然被自卑、焦虑所困扰;我曾经用尽我所知道的一切方法,但我依然摆脱不了抑郁这条黑狗;我在对生命彻底放弃希望的时候,幸运抓着爱的稻草艰难爬了出来;抑郁无情的杀死了我又逼我重生,我没有感谢但又对生命充满感恩。”这是长风先生对心路历程的回顾,也是这个从抑郁中走出的人的自白。

 

长风先生讲述自己的抑郁症经历


从“心”出发

虽然曾有过九个月卧床在家,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但是父母的陪伴、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宽容、“郁友(指的是同患有抑郁症的人)”的相互勉励,让长风先生在经历抑郁症后获得了新生。后来,他担任了公益组织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总干事,在新浪视频上以一名抑郁症亲历者的身份诠释“我为抑郁症代言”,长期关注抑郁症和抑郁症病人,致力于探索病人间,自助互助的治疗模式。长风先生想让大家知道的是抑郁症离你很近,但远非你想象;抑郁症虽是负面,但是好好生活则是正面。抑郁症不是懦弱、优柔寡断、胆小的代名词;抑郁症患者也不是疯子,更不是精神分裂。如果你是抑郁症患者,请不要害怕,而是勇敢面对它,去专科医院治疗,或是选择运动跑步、心理咨询这样的“自助”模式,相信自己能够痊愈,乐观地面对生活;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不要一味地用语言刺激他们,请理解他们,用自己的耐心鼓励他们。长风先生还积极呼吁公众能够更加关注抑郁症患者这个群体,同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毕竟“预防大于治疗”。

 

哪些人群是抑郁症高发人群?

承接长风先生对抑郁症成因的分析,张进先生从理论的层面入手,成体系地为大家介绍了抑郁症的形成、治疗以及治愈后的巩固等方面的知识。张进先生介绍说,作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惊人的5%;而在易患此症的群体中,学生、媒体从业人员、老师、警察则尤为危险。这样的统计数据着实让在场的同学们吃了一惊。张进先生提醒大家,虽然学生属于抑郁症的高发群体,但是抑郁症的形成绝非仅由“学生”这一属性决定,而是取决于生物、心理、社会这三大因素。张进先生还提到了“身心一体”理论,认为身体与精神是分不开的,身体的健康与否会影响精神状态。在众多探讨抑郁症形成的假说中,“神经递质学说”正是这种理论的代表。所谓“神经递质”,指的是一种在神经元的突触之间传递信息和信号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学说”主张抑郁症是由神经递质缺乏,信息传递不通畅造成的。


张进先生分享抑郁症的知识

 

抑郁是怎么形成的?

而依据自己对抑郁症的观察和研究,张进先生认为基因和遗传、性格、环境因素、应激因素四者都可能促使抑郁症的产生。

在抑郁症产生之后,相应的治疗是必要的。张进先生提到,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两个难点,其一便是诊断。准确判断抑郁症的关键在于患者是否逐渐丧失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或是与人交往能力,而非患者的主观感受。另一个难点是用药。许多患者都在病情暂时稳定下来之后立刻停药,但这往往成为抑郁症复发的源头。在抑郁症治愈后的巩固阶段,按时服药更是必须的。

嘉宾分享过后,同学们也就自己对抑郁症的种种疑问向他们进行了提问。无论是双向感情障碍的概念,还是情绪管理的方法,两位嘉宾都做出了详细的回答。

在讲座正式结束之前,主持人预告了清华MBA学生心理学俱乐部下一期活动的主题,即“一幅图读懂对方的成长历程——‘房树人’心理投射分析”,也期待与参加本次讲座的同学们能够再次相聚。

 

活动主办方与嘉宾合影


关于清华MBA学生心理学俱乐部: 

清华MBA学生心理学俱乐部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将心理学思维方式和方法传播给更多对心理学感兴趣的MBA同学。俱乐部的会员组成一方面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另一方面是需要心理学简单援助的同学。俱乐部通过讲座,小型成长团体,参观访问,参加心理学会议等形式,满足大家对心理学的各种需求,力求通过MBA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撑,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同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