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晚7时,由清华MBA学生中医俱乐部举办的中医基础知识讲座第四期——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六证,在舜德116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全国知名经方实力派临床医家石应轩老师。作为执业中医师,石应轩老师是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陈慎吾先生、宗维新先生的嫡传弟子冯世纶教授、张长恩教授、陈大启教授、段治钧教授、樊正伦教授的嫡传弟子,得其真传。有三十多年临床经验,主攻经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临床擅用经方,疗效卓著。于疑难杂病,多有突破创新。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河洛易经学院易医学教授,北京华大研修学院光明中医养生学院教授,全国华佗神针灸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骨干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石应轩老师为到场的三十余位同学详细地讲解了胡派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石应轩老师为大家讲解经方的运用问题
石应轩老师首先为大家厘清了“中医”的概念。所谓“中医”,与“西医”的概念相对,指的是在“中庸”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指导下的医学。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汉代就已经分化为“医经”和“经方”两派(见《汉书.艺文志》关于医经派和经方派的定义):“医经”派以《内经》为代表,着重考虑生理、病理的治疗方法,其构成以针灸为主,兼具多种治疗手段,包含汤液十三个方子,《内经》主要解决中医的世界观问题(如何看待人体和疾病);而“经方”则重视《金匮要略》与《伤寒杂病论》中“经验方、经典方”的利用,《伤寒论》提供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指导。石老师介绍说,《伤寒论》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临床体系,每一种疾病都包含病--证--方证的三级结构,并且每一个方证都包含主治证、适宜证、兼夹证、禁忌证等七个层次,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作为古人的智慧结晶流传至今。
本次讲座的主题——六经的实质是六证,实际上是利用表、里、半表半里所构成的三个病位与阴阳两种不同属性通过排列组合得到的。“表”这一病位与阳性结合,构成“表阳”,所对应的是太阳病,主要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中,“有汗、浮缓”的即为中风,需要用桂枝汤方证;而“无汗、浮紧”的则为伤寒,需用麻黄汤方证。
与之相对,“表阴”对应的是少阴病,即《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脉微细,但欲寐也”,在用桂枝汤和麻黄汤方证的基础上,还需各加一味附子汤。石老师解释说,“阳性”代表亢进,“阴性”代表沉衰,在桂枝汤和麻黄汤中各加入附子汤,就是为了把沉衰的阳气提起来,以此达到平衡的目的。
“里阳”所对应的阳明病,应该根据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病位在上,使用吐法;病位在中,使用清法;病位在下,则利用下法。而“里阴”对应的太阴病则需要使用四逆辈进行治疗。
最后,“半表半里阳”与“半表半里阴”分别对应的少阳病和厥阴,所需的方证为小柴胡汤和乌梅丸。
在对六经和六证进行详尽的梳理之后,石老师总结说,阴证与阳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彼此皆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使用方证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中,可以使用“三印诊断法”判断患者的体质是否是寒性的,这“三印”包括甲印、齿印和腮印。同时,在使用方证时还应该注意合并与比例的问题,才能让方证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讲座
讲座进入到问答环节后,同学们就温病与风温的区别、湿热证症状的种类和差异等问题向石老师进行了请教,石应轩老师也一一作出了回答。
在活动的最后一部分中,石应轩老师还结合病例,现场为大家示范教学。通过对病例的诊断和分析,石老师带领大家辨析寒症的临床表现,并针对于此开具了对症的药方,让在场的同学们有了一次宝贵的体验机会。
虽然讲座的时间有限,但石应轩老师丰富而渊博的中医知识,和把“勤求博采成大医,济世活人救苍生”作为毕生理想与追求的医德都令在场同学印象深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清华MBA学生中医俱乐部还会更多地举办类似的讲座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一方学习、交流中医知识的平台。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与嘉宾的合影
【关于清华MBA学生中医俱乐部】
清华MBA学生中医俱乐部,由清华MBA学生自发创建, 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晓明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宗旨是在清华MBA学生中传播和普及中医知识,提升身心健康,弘扬中医智慧,促进中医跨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