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2018年7月23-27日,《知行合一·产业探究——中国产业发展及企业竞争力提升》系列课程之探究山东的企业实践学习环节在济南、潍坊和青岛开展。本次课程是继探究珠三角、探究内蒙古、探究长三角、探究西南、探究东北之后,此系列课程的第六个板块,由课程责任教师、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焦捷老师和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陈芳老师带队,共有43名在校MBA同学参加了此次课程,张明益、郭毅、张毅强、陈静、李小冬、王琰、袁淑萍、杨林等安永行业导师随队参与课程调研指导。


在为期五天的课程实地学习中,清华MBA师生一行先后拜访了山东济南、潍坊和青岛三地最具代表性的十家企业,暨参观又交流,深入调研,研讨充分。调研对象既涵盖了汽车制造、物流运输、高新技术及信息、消费品、电子制造、药业、综合等行业企业,又包含央企、地方国企以及民企。通过这五天的现场调研,同学们对山东省的产业发展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1535006605807028060.png

 


文化串接战略主线


此行始自济南,首站是力诺集团。23日上午师生们抵达,随即展开参访调研。阿胶智能化生产车间、平板集热器车间、宏济堂车间及文化墙、传统熬胶工艺展示厅,犹如散落在力诺园区的一粒粒珍珠。究竟是什么将这些“色泽各异的珍珠”串接起来?随着参访交流,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力诺集团三层会议室。座谈会散发出力诺人的热情开朗,更带来了一次思想启示。力诺电力集团董事长周广彦分享了力诺大跨度、多领域管理企业的战略理念。特种玻璃、新能源、药业、化工四大板块看似非相关,却有着历史延续性的脉络轨迹:从药用包装材料,延展出特种玻璃、新能源,催生出化工,派生出药业,从而开创大健康史册的新篇章。而凝聚“非相关性”多元化业态的内在主线正是“文化”,是“产业报国”的理念,是实业兴国战略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力诺宏济堂阿胶集团董事长贾开钰重点介绍了宏济堂阿胶集团包括三个子板块:麝香酮、中成药、阿胶,牢牢把握“百年宏济堂”这一久负盛名的传统文化品牌,是未来企业战略致胜的关键。


1535004677732060896.jpg

(阿胶展厅参观现场)


1535004814954011194.jpg

(清华MBA学生与力诺集团高管交流现场)


清华MBA学生群体素以好学善问著称。针对企业管理问题,力诺科源制药集团董事长邵靖波的解答开门见山:管理体系效益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主流发展预期。2015年力诺集团提出“新四化”,即生产智能化、市场全球化、资产证券化、价格最大化,一系列机制保障企业运营。力诺集团党委书记、特玻集团董事长孙庆法,力诺宏济堂制药集团董事长张常善、力诺特玻集团副总经理兼董秘丁亮等企业高管,还分别就企业管理、战略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考评、资本证券化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初到山东,渗入企业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自然人文气息、昂扬向上的创新精神便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535004956732096846.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力诺集团合影)


 

奋进者文化,创新之源


台风“安利”带来的风雨阻止不了参访调研企业的热情。进入浪潮集团展厅,师生们首先观看了6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浪潮集团并发表讲话的视频,深受鼓舞。在讲解员陪同下,随后参观了浪潮的各种产品展示,详细了解浪潮自主研发的高端服务器、大数据、政务轮、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平台,深刻感受到浪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端服务器国产化替代进程的紧凑步伐。


1535005004517020459.jpg

(浪潮展厅参观现场)


步入会议厅,一幅描绘大海辽阔无际、波涛汹涌的巨幅油画映入眼帘,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展现浪潮人搏击海浪的无畏气魄与开阔胸怀。交流环节开始后,浪潮集团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刘伟华,人力资源部曾令烨等参与座谈。刘伟华总经理着重介绍了浪潮的企业文化。他谈到,创业文化、开放包容的互联网文化以及奋进者精神,共同构成了浪潮的企业文化,其主旨是奋进者文化,而斗志与方法论则构成了奋进者文化的核心。浪潮的全部创新实践,包括管理创新实践、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均紧紧围绕奋进者文化。此外,他还分享了浪潮的战略规划、管理创新关键控制点、运营体系、人力资源定位与组织架构、人才理念等方面。通过交流问答,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在有效推动数字经济和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浪潮集团文化先导,规划有方,行动有力。


1535005022593096764.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浪潮集团合影)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


次日上午,雨霁风停,艳阳高照。山东能源集团领导层迎来MBA师生一行。同学们参观了电子商务综合体验厅、实物展厅,观看企业宣传片,聆听重点讲解。山东能源具有“新集团、老企业”特点,产业涉及43个行业门类,目前企业排名为世界500强第234位。在新时代,山东能源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平台与传统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构建采购、销售、物流等多品牌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同学们看到,一个充满“实力、价值、活力、和谐”的“四新”山东能源正耀世登场。


在座谈环节,提问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展开,聚焦产业升级、新能源可替性和未来战略规划。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世海谈到,山东能源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实施“以煤为基,适度多元”、“三大产业链”、“四新山能” 三阶段战略。实行“3+5产业布局”,即全面改造提升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传统产业,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物流贸易、现代金融服五大新兴产业;推进“一提双优”煤炭生产新模式,坚持实行内部市场化、去产能;同时完成内部审计全覆盖,化解风险、提升运营质量。在未来发展思路上,实施“三步走”战略:至2020年,实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四千亿”目标,同时增加国际化水平和资产证券化率;至2025年,规划“一个总部中心、四个区域化基地”;至2035年,“四新”产能比重达50%,营业额实现6000亿元,资本证券率逾50%。参访结束,同学们满载着收获和喜悦,踏上下一站旅程。


1535005086594084383.jpg

(清华MBA学生与山东能源集团高管交流现场)


1535005100228064981.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山东能源集团合影)

 


突出主业,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作为山东省省管国有独资特大型企业集团,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的运营、发展情况怎样?机遇挑战何在?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顶着午后烈日,来到山东高速集团会议室,与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岩、山东高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伟、山东高速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玉、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云泉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在座谈中,同学们了解到,山东高速年营业收入700多亿元,利润总额70亿元,主营业务分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和物流三大板块。山东高速长期聚焦主业,发挥主业优势,提升投资、建设、运营能力。


1535005156798042800.jpg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岩现场致辞)


同学们了解到,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商和运营商,山东高速发展物流有助于更好地连接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是战略转型中的务实之举、重点方向,且具备先天优势。近年来,物流业务不断拓展:发展高速公路配送业务,建设产业物流园,开展公路、铁路、港口多省联运,开通中欧班列,拓宽供应链业务。山东高速整体上的发展策略是“大交通加大金融”,实业和金融“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对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山东高速以国家两优贷款、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渠道为抓手,关注政府重点支持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项目,加快海外并购整合步伐,山东高速坚持“立足山东、面向省外、走向世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


1535005186315050723.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山东高速合影)

 


领军人物领航企业


7月25日上午,移师潍坊的师生们参访了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王勇亲自解说下,同学们重点参观了潍柴科技馆,总体了解潍柴的发展历史、成就贡献等。潍柴成立72年来,始终洋溢着爱国情怀,砥砺奋进,为我国装备动力系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潍柴已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箱、火花塞等产品系列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一,液压技术、可替代燃料动力系统均为全球领先。  


1535005213327010275.jpg

(潍柴展厅参观现场)


座谈开始后,品牌发展部刘昕首先分享品牌建设。潍柴长期坚持品牌国际化战略,目前潍柴品牌形象已全部实现国际化,正向着“绿色动力,驱动梦想”的品牌战略方向迈进。随后,战略发展部部长吴智增做了战略规划介绍。潍柴先后实现了“五大历史性跨越”,实现同心多元化战略,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战略思想。


座谈进入问答环节。提问聚焦在潍柴20年成功改革的经验是什么、对国企改革有何借鉴。王勇副书记做了精辟分析。他认为,潍柴改革成功的核心因素应归因于企业领军人物。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是一位有情怀、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具有坚定的改革决心和质朴的潍柴情结,这成为他引领企业实行改革的原动力与立足点。当年潍柴具有国企的几乎所有通病,谭旭光上任后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签署改革承诺书(“约法三章”),提出、推行“三三制改革”,实现了体制与机制的蜕变,奠定了后续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创新发展的基础。


1535005233039011624.jpg

(潍柴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王勇现场分享)


针对潍柴团队建设、战略执行力、人才培养及自主研发等问题,王勇副书记认为,正是谭旭光董事长的战略眼光、胆识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影响、感召核心干部队伍坚决贯彻企业战略部署。他制定“四提倡、四反对”、“四个永葆”等各项准则,对干部队伍不断提出新要求。20年来,核心干部队伍作风过硬,攻坚克难,战无不胜,与企业发展休戚与共。也正是这支队伍的坚强战斗力、执行力,凝聚着广大职工。谭旭光将人才视为“第一工程”。潍柴“不惜血本”引进、培养人才。在内部的干部选拔、培养、任用方面,潍柴推行“年轻化”、“知识化”、“国际化”。潍柴“三位一体”创新核心是自主研发能力,谭旭光选派研发团队赴海外全程参与研发学习,从零起步,追跑、并跑、超越,最终完全掌握了领先的研发体系、核心技术,锻炼出自主研发能力。如今,潍柴投资25亿元建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发动机实验中心。通过解答同学们认识到,潍柴发动机全面迈向高端拥有最基础的人才、技术支撑。王勇副书记还对其他各种问题作答,同学们普遍感到意犹未尽。


1535005251301033919.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潍柴集团合影)

 


声光电交融下的战略布局


亦真亦幻的虚拟现实场景体验、婉转动听的智能音乐、干净整洁的展厅布置、机器轰鸣的自动化车间、领先时代的微电子制造车间……身处其间,一切让同学们感到生动新奇。歌尔家园、歌尔庄园、创客学院等共同构成充满活力的歌尔生活板块;而精密零组件、智能整机以琳琅满目的产品陈列、烘托出一个鲜活的歌尔科技板块。年复合增长率逾40%、占比7%的研发投入,一组组数字,无声地植入同学们的记忆。


1535005284484047593.jpg

(参观现场)


日影渐渐西斜,歌尔总部会议室。同学们与几位歌尔领导畅谈甚欢。歌尔采取的精密零组件和智能整机的“双轮驱动”战略、秉持“匠心匠造”和“持续改善”精神不断取得全球多个领域的领先局面,以及歌尔的家园文化和“恒产恒心”计划,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开阔了视野,获益良多。


1535005302635017941.jpg

(交流现场)


1535005318635051229.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歌尔集团合影)

 


海洋港口企业的标杆


盛夏青岛的天气阴晴不定。一早,在薄雾中,青岛港前港码头自动装卸的机车忙碌起来。师生一行的参访行程依次分为四部分:青岛前湾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黄岛传统集装箱码头、展厅和座谈。


晌午前时分,云开雾散,位于北岸的黄岛港湾深阔的海水、等待吊装的集装箱,已赫然出现在眼前。23个泊位分散在港湾边,绵延7.2公里,拖轮穿梭往返,马达声此起彼伏,39台红白相间的桥吊(南岸为41台)繁忙作业,轮胎式起重机、轨道式起重机鳞次栉比。刚从南岸自动化码头赶来的同学们驻足,聆听讲解:近二十年前在码头规划和设备选型时,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已充分考虑、预见到船舶大型化以及集装箱国际航运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如今无论世界上有多大的集装箱船舶,在青岛港都可实现全天候作业和服务。青岛港集团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建设,在北岸传统码头,起重机 “油改电”进程走在全球前列。


在全国优秀党员许振超先进事迹陈列室,同学们了解到许振超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一名“工人专家”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他苦练技术、带领工人屡创佳绩的“振超精神”。在集团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同学们通过屏幕看到青岛港“岸边集装箱无人智能操作平台”、信息化创新团队对岸边作业模式的变革等。同学们还参观了党团活动室,了解到青岛港集团党建工作始终与业务工作、品牌建设紧密结合。


1535005373447081213.jpg

(参观现场)


随后,同学们与青岛港集团总工张庆财、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栾宝波、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强帅、青岛港金控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婕进行了座谈交流。张庆财总工程师首先对青岛港做了概要介绍。青岛港开埠于1892年,目前由青岛大港港区、黄港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四大港区组成。他重点介绍了前湾港区,前湾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为全自主设计、建设,以装卸为主业,引领全球港口的发展方向,其智能化码头的作业效率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体现企业运作管理水平最高。其次,他介绍了青岛港的转型升级。青岛港的发展一直紧跟国家战略,定位于“一带一路”的海上门户、陆上桥头堡。同时,推进国际化、金融、互联网三大战略。


同学们结合参观学习,从各自所在行业企业角度纷纷提问,重点关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通过交流,青岛港集团的企业文化可概括为核心三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有人带人的牺牲”,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推动青岛港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发奋实干,将1980年代的一个小港,发展为如今中国北方的航运大港。针对发展物流产业、同业竞争等问题,青岛港集团的领导也都一一解答。同学们仿佛看到,青岛港围绕主业、多业态并举的战略蓝图正徐徐展开。


1535005392407045043.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青岛港合影)

 


冷柜企业,贵在专注


进入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的形象战略展厅,眼前不觉一亮:企业战略布局清晰,产品系列完备。在各种展示柜、自动售货机、智能家庭、智能家居等智能化产品前,同学们驻足,聆听关于冷链物流车、冷库等产品的介绍,炎炎夏日,仿佛送来阵阵清凉。之后在冷柜智能制造工厂参观,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它的世界领先——个性化大规模定制、使用机器人最多、人均效率最高;了解到它的国家支持——冷柜行业首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体会到它的智能制造——8条智能化生产线、36台机器人、MEM系统。


1535005421666051293.jpg

(澳柯玛生产现场参观)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蔚也是清华MBA1994级校友,在会议室他亲自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公司概况。澳柯玛创立于1987年,为全球最大冷柜制造商。成立30多年来,从主营冷柜起家,逐渐发展到全冷链智能装备制造商,冷柜连续18年全国销量第一。目前冷柜系列涵盖所有家用产品;商用产品在国内更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澳柯玛不断推出智能展示柜产品,AI第三代产品智能化程度更高。在推助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澳柯玛与盖茨基金合作进行慈善疫苗保存。在非洲爆发埃博拉病毒期间,澳柯玛疫苗冷藏箱(断电状态0—8摄氏度恒温可达30天)对疫苗防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1535005450626020768.jpg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MBA1994级李蔚现场讲解)


澳柯玛提出“互联网+全冷链解决方案”,战略涵盖冷库系统、医疗冷链系统、冷链运输系统、家用制冷系统、冷链终端系统五大系统,并以互联网智慧管理系统联结整体解决方案。澳柯玛研发实力雄厚:主持、参与国家标准修订20余项,拥有1200余项专利,30多个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此外,澳柯玛智慧冷链产业园于7月18日开工,采用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设备。


分享结束后,李蔚董事长还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包括稳健经营策略、海外市场开拓、农业与冷链之间的关系、企业转型、冷链领域多元化发展等。澳柯玛对冷柜产业的长期专注,得到了同学们普遍认可。


1535005468640024812.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澳柯玛合影)


 

文化、创新驱动企业前行


清晨的青岛从宁静中苏醒。海尔信息产业园区内繁忙有序,整齐划一,随处可见员工上班的匆匆身影。在海尔集团的用户体验中心“海尔创新生活展”上,各式各样的白色家电产品、智能模块化的海尔电视、海尔家居套装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全球引领自主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外市场“三步走”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布局、遍布全国的海尔希望小学,让人耳目一新。九个分区的全流程虚实融合体验更为每一位同学带来了不同凡响的直观感受。


海尔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是什么基因成就了海尔今天的辉煌?同学们在“海尔文化展”找到了答案。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网络化战略四个战略阶段清晰地展现出海尔砥砺奋进、做大做强的坚实足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以人单合一模式建立沙拉式多元文化体系……,背后是海尔日积月累的人文精耕,是海尔多元融合的价值理念。或许是产业报国的深厚情怀,抑或许是“执一不失,能君万物”的笃定境界,最终成就了如今的海尔。海尔的企业文化正是这家举世闻名家电企业的灵魂!


1535005500604043146.jpg

(海尔展厅参观现场)


那么,海尔的“自主创新”是如何促成其“变中求胜”的?未来又将是怎样一番发展前景?带着疑问,同学们走进海尔大学“中国产业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的课堂,聆听海尔集团近年来创新实践,内容分为三部分:“日日顺乡村社群生态战略”勾勒出海尔通过“触点网络”、“社群生态圈”构建美好生活的灿烂图景;作为海尔开放共享平台的“海创汇”,通过进行全球布局,将集团内外一流的资源链接、汇聚到平台上,不仅对企业内部员工开放,也面向全球所有创业者,从而成为孵化成功率高的创业孵化平台;海尔开放创新平台(HOPE)覆盖全球资源网络,促进平台双边效应的协同发展。从交流现场走出,同学们收获满满,思绪万千,何谓自主创新?也许恰如海尔所言——“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

 

1535005592888071439.jpg

海尔集团海创汇管理合伙人&总经理刘长文(上图左)、日日顺乐农总经理季晓健(上图中)、开放创新平台总工程师万新明(上图右)现场分享


1535005622145080629.jpg

 (清MBA学生探访青岛海尔合影)

 


拥抱即将来临的新时代


成立于2004年3月的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知行合一·探究山东》课程的最后一站。尽管五天的行程略显疲惫,但同学们对这家“创业板第一股”企业所表现出的兴趣丝毫不减,参观区域集中在新能源生态科技馆。特锐德“一机两翼”战略方向清晰在列:“一机”是指特锐德的智能制造,“两翼”分别为特来电的充电生态网和特温暖的新能源微网。 


在全息投影3D沉浸式体验厅,一场无比震感的视听盛宴直冲耳目,未来崭新城市的新能源微网、充电网交互作用,壮美瑰丽,气势宏大,颠覆观者的常态想象。伴随身临其境的体验,同学们深切体会到,未来的充电网是电动车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新网络,是三网融合(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的新能源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充电运营、数据服务交织融合的价值闭环新生态,是新能源和新交通双向深度融合的新产业。


1535005652830038621.jpg

(特锐德展厅参观现场)


参观结束后,进入分享交流环节。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对企业新战略进行了全面展示、介绍。他的分享不是叙述,而是描绘:下一个最大风口电动汽车行业来临时,新能源微电遍布、充电网普及,电动汽车拥有“第二终端”属性;特锐德全球十大研发中心及其强大技术团队提供充足的引擎动力,特来电“引领电动汽车充电网”汇聚产业生态价值;六大创新商业模式交互影响、交织作用,形成全覆盖效应……最后,他介绍了保障特锐德蒸蒸日上、长足发展的党建方面的内容。特来电、特温暖、特来缘,“你特别,我来电,我们一起特来电”,在笑容与暖意中,师生们与企业负责人交谈留影、依依惜别。


1535005674143068843.jpg

(清华MBA学生探访青岛特锐德电气合影)

 

本次《知行合一·产业探究——中国产业发展及企业竞争力提升》系列课程之探究山东课程获得了山东省国资委的大力支持。此次课程不仅是清华MBA的学习之旅,也是搭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有效平台。

 

撰文:万军

编辑:孙绡冉  陈芳  焦捷  马嘉

 

《知行合一产业探究--中国产业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系列课程


此系列课程由清华经管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与清华经管MBA教育中心、安永公司合作开设。课程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各自独立,分别对应中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板块(西南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等)当中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与当地的政府领导、企业家、清华校友进行广泛交流研讨,全面充分了解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参与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策略分析。课程以为期一周的密集授课、行业研究和企业调研为主要形式。这门课是学分课程,每一模块分别为1学分(16学时),学习形式为自选模块。课程负责教师是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的焦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