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清华经管学院2018级MBA新生开学典礼在舜德楼401教室举行,三百余名新生参加开学典礼。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教授、党委副书记赵冬青教授、副院长徐心教授、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学长(MBA1998级)、2018级MBA教师班主任及授课教师代表: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肖勇波教授、经济系刘玲玲教授、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Steven White以及MBA教育中心老师出席典礼。徐心副院长主持典礼。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白重恩院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经管学院对2018级清华MBA新生正式加入“学院大家庭”表示欢迎,而后提出了MBA同学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学习MBA期间学什么?怎么学?”、“读完学位后做什么?怎么做?”。随后,白院长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全球和中国的大趋势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希望同学们结合内外环境更好地明确人生定位和事业定位,不仅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1536048180563002346.jpg 白重恩_副本.jpg](/__local/1/34/32/8742512DDBB7C42F3B9BF24F072_2FA8080E_16260.jpg?e=.jpg)
(院长白重恩)
放眼全球,技术革命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它使产业交易成本进一步下降、让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可能、它帮助人类从一部分简单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于此同时,它也带来新的挑战:对企业来说,相比过去,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品质、物流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知和选择权,企业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竞争;此外,新的技术环境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如果企业无法快速在科技上获得主导权、不能拥有足够的消费群体以形成“网络效应”,则很有可能处于劣势。对个人来说,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一部分工作岗位渐趋消失,那么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好的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人类的不可替代性呢?我们需要立足于三方面进行挖掘——人类的“创造性”、“同情心”和“价值判断能力”。
在这个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跟以往不同。“赢者通吃”的逻辑从企业间向国家间传递,各国皆要努力支持本国企业在竞争中成为“赢者”。此外,全球化生产带来“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在促进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同时,其“脆弱性”也逐渐显现,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掌握在少数企业,或者少数国家的企业手中,某些国家可以利用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位置来要挟其他国家。再者,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组织形式,对社会与政治乃至国与国关系产生影响。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我们怎样才能“在发展大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1536048256485042566.jpg 2018级MBA新生开学典礼现场2_副本.jpg](/__local/6/5C/76/427B1667D6CF24417C41E06EAFE_8BD9B318_12170.jpg?e=.jpg)
(活动现场)
从中国角度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经济高速增长基于如下背景:一是得益于“追赶型经济”,我们从发达国家那里学到了经验教训,少走了弯路;二是坚持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和生产力;三是与发达国家合作多于对抗,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新的环境与巨大挑战,包括“追赶者”的后发优势日益减弱、与发达国家的竞争逐渐加剧、营商环境亟待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还不够高等问题。面对挑战,中国需发挥自身优势,化挑战为机遇:中国经济规模大,有利于形成赢家通吃的创新局面;人力资源充沛,有利于持续提供创新动力;消费者愿意接受新事物,创新阻力低,有利于加速创新转化;后发优势的派生作用明显,既得利益者少,有利于在创新中弱化干扰因素。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改革,处理好与“守成”国家的合作竞争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制与时俱进。
对于个人来说,面临复杂环境,需要更好地明确个人的事业定位和人生定位。白重恩院长鼓励新生们着意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同情心和价值判断能力。在学习科技、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文,因为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能得益于科技、解决供需矛盾则需要经济管理,而挖掘人的需求却离不开人文素养;同情心的养成也与人文教育密切相关;不少商业行为虽然盈利却未必能带来社会价值,这也需要价值判断方面的人文深思。
最后,白重恩院长说:“今天同学们进入了人生新阶段,而对于一周前正式担任经管学院院长的我来说,这也是一个新阶段。新学生、新院长同是‘新的一代’,也共同面临着包含科技、社会、国际关系等诸多变化的新环境、新时代。”他期待与所有师生一起开动新思维、迎接新挑战、找到新机遇、创造人生中的新成就。
接下来,党委副书记赵冬青教授为MBA新生们进行了学术道德教育,包括学院的核心价值、MBA的培养目标、职业素养要求、应遵循的科学道德规范及责任、学术道德和纪律方面的规章制度等内容。她还对全体新生提出了几点希望:应始终坚持“诚信为人,踏实为学”,“珍惜、利用清华各种资源,全面提高自己”,努力成为“未来的商业领袖”,为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最后她期待新生们继承清华的优良学风,“终生学习、不断成长”,收获美好的人生。
![1536048313264005241.jpg 赵冬青_副本.jpg](/__local/9/6C/B0/3B8760E8F854F7E2B727BBFA5E5_670EA1AF_17FA1.jpg?e=.jpg)
(党委副书记赵冬青)
随后,徐心副院长指出,学术道德教育包含着清华大学和经管学院对全体MBA学生的严格要求,这些严格要求与清华精神、学院价值观一脉相承。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是朱镕基,1984-2001年担任学院院长17年。朱镕基老院长1951年毕业于清华电机系,1992年他在为清华电机系建系60周年撰写的祝辞中明确主张“为人先于为学”,这是老院长对清华学子的期待和要求。徐心副院长介绍说,1991-2003年朱镕基院长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在这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都收录在了《朱镕基讲话实录》这套书籍中。这套书籍中有关朱镕基老院长经济管理思想和实践的翔实记录,也是清华经管学院“重要的宝贵财富”。
![1536049058243012465.jpg 徐心_副本.jpg](/__local/6/A7/C0/3A0458EDF08306C18751D8924FE_DA3B18FE_E466.jpg?e=.jpg)
(副院长徐心)
开学典礼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随即启动,白重恩院长代表经管学院为2018级MBA新生赠送书籍《朱镕基讲话实录》。
![1536048517419059367.jpg 赠书仪式_副本.jpg](/__local/3/E1/4B/E15BBA99FCC485A9179CC37F32C_BAE14D03_10457.jpg?e=.jpg)
(捐赠仪式)
颁赠仪式之后,童之磊学长代表校友发言,鼓励MBA新生追求“企业家精神”。他说,清华MBA是“中国最好的MBA项目”。何谓最好?不在排名、不在国际认证,而在学院的使命“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而在清华MBA的定位——培养未来领导者、塑造企业家精神。何谓企业家精神?童之磊学长认为,作为创业成功最重要的要素,企业家精神就是“永不满足,永远创新,永远追求更高”的精神”。他提及,从2000年在清华大学创业以来,自己历经十八年的艰苦跋涉,工作状态始终是“每天早上八点开始工作,直至凌晨两三点,几乎从未度过一个周六日”;他以两位世界最伟大的企业家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为例,谈到他们在已取得至高财富和荣誉后仍辛勤工作,俾夜作昼。他指出,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创办企业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改变世界”;他亲手创办的中文在线,也以“传承文明为使命”,他还将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比作征途,说道:“中文在线上市只是登上了一座高山,放眼望去,还有更高的山峰,乃至珠穆朗玛峰等待我登临!”在发言最后,童之磊学长寄语新生“未来,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必须要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中国要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家。各位同学,你们重任在肩,舍我其谁!”
![1536048557593003569.jpg 童之磊_副本.jpg](/__local/6/E1/67/0C8C4D79DA11B05A9A51B2D04AE_7FA7B130_13C10.jpg?e=.jpg)
(童之磊)
2018级在职项目新生李杰同学作为新生代表首先发言。她着重谈了入读清华MBA的憧憬:“我相信,清华MBA所赋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是前人的经验,更是总结经验的方法;不仅是战胜对手的勇气,更是互利双赢的思维方式。未来的学习时光,我们会肩负学院使命,胸怀祖国,脚踏实地,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
![1536048415182070061.jpg 2018级在职MBA项目发言代表李杰同学_副本.jpg](/__local/D/21/AF/F4F67385F2C673CC2FB43B5B408_4657363E_F89E.jpg?e=.jpg)
(2018级在职项目新生李杰)
2018级全球项目新生墨瑞(Moritz Bartsch)来自德国,他表示,来到清华自己能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学习,加深对语言文化的理解。他说:“清华MBA项目传授‘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理念,这是我选择清华的重要原因。”
![1536049681451081595.png 捕获.png](/__local/F/05/14/26323F975A59D2A4346A1BC20A7_493D68DF_6A18F.png?e=.png)
(2018级全球项目新生墨瑞)
最后,全体2018级新生共同宣读《清华MBA社会责任誓词》,开学典礼在充满使命感的清华大学校歌中结束。
文:万军、陈劲秋、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