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张璟、夏江)12月13日风和日丽,清华MBA2014级P4班第一次校友导师见面会在伟伦楼缓缓拉开帷幕。在生活委员沁玲与大伟的精心准备之下,一大波美食,饮料,水果等袭来,原本正经的见面仪式瞬间变成了HAPPY的茶话会,各大牌导师和逗比同学之间甚至还屡屡出现熟人,于是大家不断感慨:“我们有多老,世界就有多小”……为了展现我班形象,三位公共关系委员特推选出鑫鑫同学作为代表主持全局,而另两位彪形大汉般的公关委员陆建浩和刘丰则全程幕后支持。会议首先介绍了各位到场导师,随后班主管李艳敏老师、班主任钱小军老师和MBA教育中心校友总监于红蕾老师依次对我班的校友导师计划给予了热忱的期望,并鼓励大家善用导师资源,和导师建立长期互助的情谊。 左上:李艳敏左下:于红蕾 右:钱小军 在老师们致辞的时候,雷志刚同学一直不断摆弄着用来播放PPT的电脑的前置摄像头,导致他的脸不断出现在大屏幕上,他的举动使得同学们一时间不得要领。直到导师组长发言环节,主持人才揭开谜底:由于陈峻导师身在大洋彼岸无法身临现场,所以特意通过Face time与大家见面,并为2014级P4班的校友导师计划送上了衷心
日前,清华x-lab(清华x-空间,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参与设计的Global MBA(以下简称“GMBA”)《管理思维》课程大作业——“设计一个高影响的社会创新项目”举行大型主题路演会。这是GMBA教育首次引入创意和社会创新模块,也是首次用专业路演会的形式让大家展示课程成果,是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一次大胆尝试。该课程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清华x-lab副主任Steven White任教。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清华x-lab主任张帏参与课程设计。清华x-lab与清华MBA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本次大型路演会,未来还将对接路演中表现优秀的创业团队,让他们的创意和社会创新能够在清华x-lab的培育下继续成长。Steven White教授表示,这次是个全新的尝试,是首次在课程中引入“社会创新”,并把用户研究、设计思维方法融合在其中。这个创意和社会创新的模块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团队,各个学生团队从环境、食品、资源、医疗、教育等周围环境实际面临的真实问题出发,选择一项做深入研究,再根据被访用户的反馈,不断调整方案,最终制定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方
2014年12月05日晚上19点,由清华MBA学生法律俱乐部组织的“创业过程中的家事风险、投资协议及商标保护的法律问题”讲座在伟伦楼501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团队——郑春杰律师(家事法律业务部主任、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清华大学MBA,著有《亿万富翁的传承计划》一书、《企业上市应防范婚变风险》、《家族企业掌门人应采取合理措施防范企业传承风险》、《遗嘱信托可以破除‘富不过三代’魔咒》等文章)、刘明俊律师(资本市场部主任,著有《企业IPO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纠纷解》一书)和李铭律师(知识产权应用中心主任)。三位合伙人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为现场四十余名MBA同学详细解读了创业企业在进行融资、获得资金支持时,可能面临的家事风险、融资风险和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郑春杰律师首先探讨了创业过程中的家事风险及对创业企业的影响。一开始的“土豆网”案列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土豆网”创始人王微的离婚事件导致了他名下的公司股权被冻结、分割,直接影响了“土豆网”赴纳斯达克上市的进程。当“土豆网”重启IPO时,错过了最佳时机,与8个月前“优酷网”上市形成了鲜明对比“土豆网”上市首
清华MBA学生女性领袖俱乐部于11月21日至28日分别在清华经管学院举办了三场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讲座,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杨建平、赵永生和林洪基三位诗书画方面的大家分别在书法、诗词和绘画领域为清华MBA同学带来了文化的饕餮大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朝阳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杨建平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场名为“中国书法源流”的讲座。杨老师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辽金、明、清和近代书法字体流派的变化为到场的清华师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杨老师在讲座中谈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文字记载的,在这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再现了这一过程,奔流不息。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有特征抽象符号,体现‘对立统一’基本规律,反映人主体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在现场杨老师还留下了“清华仙露,经管珪璋”的书法墨宝。 杨建平老师创作的书法作品“清华仙露 经管珪璋” 杨建平老师现场创作书法作品“君子弘毅” 杨建平老师在讲座结束后和部分前来听讲的清华师生合影 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赵永生老师为大家带
11月21日清华MBA同学会职业发展部、清华CHAT俱乐部及性格罗盘社联合主办了一场名为“如何面对30岁后职业悬崖”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性格罗盘创始人罗赢(2001级清华IMBA)。 罗赢学长在讲座一开始,罗赢学长便为大家介绍了如下案例: “黄同学在媒体从业10年,现在遭遇职业瓶颈,不知道该往何处走。表面看,这是个老媒体人向新媒体跳转的问题,但真正难点并非仅限于此。即使她想要离开现有职位,也不知道新媒体是否会接纳她?需要消耗的成本有多少?……这些都是问题,而这是她独特的生命特质所决定的。” 此案例一经呈现立刻得到在场许多同学的响应。对于在座30岁左右,在职场上拼杀了近10年的沙场老将们,行业衰退、公司衰退、职位潜在价值衰退和个人性格与职位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都是困扰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顽固“病症”。而这便是当天的讲座主题——如何破解“职业断崖”,实现卓越职涯落地实践。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破解职业断崖,最核心的观念,是工作性质。”罗赢学长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能量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天性。天性的倾
2014年11月22日,2014清华MBA校友导师计划(AMP)启动仪式暨经验分享会在经管学院舜德楼116室举行。70多名2014 MBA校友导师来到现场,参与仪式启动,分享宝贵经验,其中还包括16位受邀的FMBA校友,以及清华大学其他院系的校友。清华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张磊老师主持了活动。她简要做了目前清华MBA的项目介绍,并希望AMP能成为校友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平台。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教授在致辞中说,各位校友导师在指导MBA学生之余,相聚一起、相互交流本身就是难得的机会,借此机会,共同探讨改进、完善AMP工作,促进MBA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MBA校友导师之间的紧密联系,意义和作用很大。郦金梁教授还介绍了清华MBA的项目设计和招生情况。接下来, MBA教育中心校友发展总监于红蕾老师介绍了2014校友导师总体情况。她说,2014年校友导师148名,AMP执行8年累计校友导师超过1000人次,并得到清华校友总会和其他院系校友的支持。去年开始实行校友导师班组配对,全年级共享,有力推动了AMP的创新发展。此后,她还讲解了校友导师的来源与构成、组织架构、分组原则、校友机构以及互动方式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