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学最前沿的理论,也面对最当下的挑战
——战略节奏课堂小记

        1123日上午,选修MBA《战略节奏》的同学们,围绕“逆”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战略挑战,讨论了专为课程最新开发的案例——“全兴精工:2020年代的挑战。案例企业全兴精工集团的总经理何文华女士专程来到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在新全球化和产业技术变革环境下进行企业战略决策的心得与体会。任课教师朱恒源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全球产业新变局的最新研究和思考。整个课程内容充实,讨论氛围热烈,通过与企业高管的直接对话和教授的专业讲解,同学们对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战略节奏是MBA项目第二年的选修课,课程主要讲授朱恒源、杨斌教授共同发展的“战略节奏”理论,目的是为同学们在当今动荡商业社会环境下进行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一套通用的分析框架。通过教材和文献阅读、课堂讲授、案例讨论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实施,同学们逐步掌握动态战略分析的思考框架,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该课程自2019年起在MBA项目中推出,经过六轮精心建设,课程内容体系已基本完善。全部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聚焦于理论基础的讲授,后半部分则针对企业界普遍面对的现实挑战,探讨节奏理论在实际决策中的应用。1123号是课程的第6讲,主题为如何应对新地缘政治扰动导致的全球化,中国企业的战略挑战与应对之道

授课中的朱恒源教授

        本次课程的案例企业是浙江诸暨的全兴精工集团公司,该公司作为汽车零配件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商用车转向系统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并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称号。近年来,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兴也像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一样,遇到了“逆”全球化的新挑战。在公司支持下,朱恒源教授指导IMBA2007级校友王璟瑜,为这门选修课开发了全兴精工的案例。该案例展示了全兴精工为应对全球化新形势进行全球业务布局调整时,尤其是在决定是否在2020年进行一次重大国际并购的问题上,所面临的管理挑战。

何文华(右三)、案例作者王璟瑜校友(右二)与课程教学团队合影

        与往常一样,同学们在课前已认真阅读案例全文,并撰写详细的阅读笔记。这门课程的每一讲都以一个案例讨论作为开端,案例来源多样,既包括国际企业的经典英文案例,也涵盖了从中国企业最新实践中所开发出的中文案例。无论是哪一种案例,课程都要求同学们提前进行认真的预习和思考,以确保课堂讨论的质量。

        课程前半段,同学们一开始就围绕“该不该进行并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朱恒源教授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运用战略节奏中的PRE-M模型,从全球商用车产品市场的新变化、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现有格局与未来走向,以及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中的投资新动向等方面,分析了全兴精工作为市场领先者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会,并探讨了并购对全兴的全球业务布局可能产生的影响。朱教授不时地提醒大家要设身处地,站在当事者的角度考虑决策,有时还会引导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来自不同行业背景和专业领域的同学们对全球化的新变化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感知,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同学们相互激荡脑力、启发思考,学习运用节奏理论分析企业的经营决策。

/private/var/folders/gj/glv17wwd1kj_8mjddfb3sjcm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41222175726/output_1.jpgoutput_1

正在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的何文华女士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充分讨论后,何文华女士与MBA学员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她首先揭晓了并购提案的后续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她在决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思考。接着,她简要回顾了全兴精工从一家夫妻店成长为商用车转向系统领域的隐形冠军的历程。随后,同学就并购决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战略风险考量以及企业国际化路径等问题踊跃提问,何文华女士一一回应,结合全兴精工的经营实践,从公司的经营理念、组织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多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她鼓励同学们要学习理论但不要生搬硬套,结合实践需要进行理论思考;要坚持长期主义,在创新时要敢于在风险中发现机会,根据自身实力承担必要的风险。何文华女士的分享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热情不减,继续与何女士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气氛热烈。

何文华女士在课间与同学们热烈讨论

        课程后半段,朱恒源教授聚焦全球化产业变革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深刻思考。朱教授指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是来之不易的,这是众多如全兴精工这样的企业,利用过去30年全球化的机会,持续开展产业学习和能力累积的结果。他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制造业产业能力上的势能差,不会因为近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推行的脱钩断链全球化政策,而在短期内消失。当前,全球制造业的重新分布,仍然以各国企业为主体,以各国产业能力为基础,只是在原有的效率目标基础上,增加了安全这一考量。因此,中国企业从战略上应对全球化的新环境时,需要增加供应链的韧性,摒弃单一追求效率目标的逻辑,转而采取效率+安全的全球业务布局新思路。这要求中国的企业家在战略决策时拥有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同时中国企业的新一代管理者需要锻炼更完备的全球化运营能力。朱教授认为,在所谓的逆全球化环境下,全球化本身才是最大的结构性机会,中国企业由全球产业链分布的接收者,第一次有机会转变为布局者和组织者,未来有望诞生一大批来自中国的新全球领军企业。

        本讲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战略节奏》课程讲授的是最前沿的理论,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思考和消化。同时,大家也一致认为这门课程对于理解当前企业界面临的最新挑战极具帮助,无论是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产业转型的动向趋势,还是企业间激烈的内卷式竞争压力,甚至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赛道转换,都能从课程酣畅淋漓的学习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课后班级合影

课程同学感想:

        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反思理论⽽更能指导实践,这是朱⽼师的战略节奏课程带给我的惊喜。不同于⼀般的理论讲解,朱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案例引导我们思考,与纸上谈兵的案例不同,⽂华师姐的案例更是让我们有机会直⾯真实的企业和主⼈公,感受到未经修饰的睿智与迷茫共存,勇⽓与不安同在。同时,这⼜是紧贴理论的现实案例,观点的碰撞让我们深⼊理解战略节奏这⼀理论如何应⽤于实践分析,以及不同的⻆⾊会有怎样的视⻆。无论是文华师姐还是朱老师,都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但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

——张锟 22P3

        ⽂华学姐以智慧⼜谦逊的姿态,向我们娓娓讲述了她在创业过程中那些风高浪急的抉择时刻,让我们在身临其境中思考如何在变化中把握产业脉络,以及如何以⾃⼰的价值观引领企业航向。文华学姐不断强调的对现金流的关注和对风险的精准把握,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如今,⾛出去已经成为了中国新⼀代企业家的必然选择,如何在更⼤的舞台上驾驭更⼤的⻛浪,战略节奏的精髓让我们在浪潮中有章可循。

——刘怡 22P2

        通过沉浸式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全兴精工如何从一个小型贸易公司成长为在全球商用车转向系统中有重要⼀席之地的企业,面对行业发展的各种动态,如何在产品、资源和股权市场中巧妙博弈,以及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抓住机遇。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启发,体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学习之旅。

——⻢倩玲 22P2

        ⼗分有幸可以学习朱⽼师的战略节奏课程。还记得第⼀节课开始,朱老师就向我们提出了深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我们期望从中获得什么。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课将极大地激发我的思考。事实也的确如此,每一节课的案例推演和PRE-M理论的应用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每节课都恨时间有限。课程结束之余,感触颇深,体验到了别样的战略课程。案例和理论皆是常读常新,在我职业⽣涯的不同阶段我都会反复回顾。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朱老师的精彩授课!

——郝刚 23P4

        ⽂华师姐分享的躬身⼊局感知市场温度的理念,对我的触动⽐较⼤。我认为这种感知和判断能⼒才是企业家最为宝贵的、与众不同的能⼒。这需要对⾏业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有迅速和坚决的执⾏能⼒,有⾼瞻远瞩的眼光,还要有⼀定的运⽓。希望能有⼀个可量化的模型,帮助企业家或⾼管对行业和产品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向做出⼀个相对合理的评估。

——谢昱 22P2

        全兴精⼯故事线跌宕起伏、⽂华师姐倾囊分享、朱⽼师循循善诱地剖析和理论升华,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新全球化下如何抓住商业变化的本质。以静心笃行、利他心态,以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修己之道砥砺前⾏,倍加感动、倍受⿎舞!

——杨玲玲 22P2

 

撰稿:MBA 22P2班 袁野

编辑:童叶 朱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