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由清华MBA数字经济俱乐部主办的第一次筹备活动“解码数字媒体营销”主题分享活动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建华楼成功举办。
活动特邀匠星传媒创始人CEO郑海阳作为演讲嘉宾,与清华师生、行业专家及创业者共同研讨数字媒体营销商业化实践与未来趋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俱乐部导师徐心教授,MBA教育中心黄秋晨老师等嘉宾出席活动。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60余名学生及校友参加活动。
清华MBA数字经济俱乐部主席赵晨在活动开始前介绍了俱乐部创立的初衷与愿景,并展望后续活动规划。

导师开场致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心在致辞时表示,未来国家的人工智能发文重点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科学、二是产业发展,三是监管治理,四是赋能应用。徐心教授认为在大的时代和技术发展背景下,清华MBA数字经济俱乐部的成立恰逢其时,并鼓励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产业界的同仁们大有可为。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数字经济俱乐部的活动,一同开放讨论、深入思考、积极行动。

徐心教授为数字经济俱乐部发展提出"VALUE"发展框架,以五个维度构建俱乐部产教融合新范式:
V(variety 聚合多样性)希望俱乐部能汇聚各行各业的人才,共学共研,打造俱乐部的成员、话题以及活动的多样性。
A(Access 进入实践)强调"走出象牙塔"的实践方法论,希望俱乐部能够带领同学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深入数字经济一线前沿,开展实践活动。
L(Learn 知识反哺)构建"实践-理论"双向循环体系,希望大家强调学习,把实践经验再带回到学校课堂中来,成为有价值的案例,也希望俱乐部在学校中发挥如此独特的作用。
U(Unique 前沿独特性)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技术、政策和应用,而学校教科书往往赶不上新的变化,更需要我们投身在前沿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
E(Essential 本质思考)要求我们透过表象,要更深入去思考人工智能“本质”的问题,把日新月异的变化实践与本质的理论研究相结合。
随后郑海阳作为数字媒体营销的成功创业者,深入分享了他负责一线品牌线上营销的实战心得,以及从零到一运营自媒体电商超千万粉丝的关键思考。他强调了打造差异化品牌数字营销的三大核心战略:


嘉宾分享
一、差异化定位与信任经济构建
郑海阳提出,在传统电商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个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信任经济”。通过打造IP矩阵,以非标品思维切入市场,将IP产品转化为高解释成本、高定价权的差异化产品。传统标品因价格透明、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微薄,而匠星通过名师的内容输出能力、粉丝黏性和人格化信任,重新掌握转化主权。例如,通过塑造“娘家人式”IP名师形象,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利用二三线城市难以触达的顶级名师资源,以低于市场标准的价格形成心理锚定,实现零广告费用下新品首发1800万GMV。这种“谁说比说什么更重要”的逻辑,让达人经济成为破局传统电商困局的关键。
二、精准产品开发与用户转化飞轮模型
匠星传媒的成功源于对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和用户转化模型的系统设计。在红海市场中,他们聚焦新课标改革后的小学听力口语等刚需细分赛道,开发大厂不愿涉足的高难度课程,填补资源匮乏群体的需求缺口。其核心转化模型“GMV=看得到×想得起×买得到”形成闭环:通过高频朋友圈触达、短视频病毒传播、多平台直播曝光实现“看得到”;以“唯一性”心智锚定(如“独家应对教改课程”)强化“想得起”;通过全渠道矩阵(抖音、私域、小红书等)同步发售确保“买得到”。这一模型将内容势能转化为购买动能,例如某课程产品通过“限时限价+持续涨价”策略,单月创造5000万GMV,验证了“精准需求+强交付”的商业逻辑。
三、信任驱动与秩序感营销策略
区别于传统电商的套路化促销,匠星传媒以“真实销售”构建品牌秩序感,通过三层信任杠杆实现高效转化。首先,借鉴小米汽车的“暴力参数”逻辑,用顶配师资对标高价市场,却以平民价格制造惊喜感;其次,创始人IP人格化输出(如雷军式发布会)降低沟通成本,将品牌温度注入产品;最后,通过1000名KOC铁粉的真实口碑裂变,形成“用户教育用户”的传播网络。在发售环节,他们拒绝虚假促销,采用“预热-信任建立-内容穿透”的渐进式策略,以持续涨价机制塑造稀缺性。这种“谁能解释世界,谁就有定价权”的思维,使得课程覆盖超20万家庭,证明信任驱动才是长效增长的核心引擎。

交流互动
嘉宾分享后,徐心老师及黄秋晨老师代表清华经管学院及数字经济俱乐部,向远道而来的嘉宾颁发活动证书及清华校园文创纪念品。同时,嘉宾与现场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时间结束后多位企业家校友及同学仍与嘉宾们热烈讨论,迟迟未能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