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下午,清华MBA学生阳光爱心社与智行基金会一起,在清华大学建华楼6层举办了主题为“25年公益旅程——成长、变革与影响”的公益分享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智行基金会创始人杜聪先生,由他为大家带来自己这25年来做公益的心路历程,以及项目支援和帮助受困群体过程中的人生体悟,触动人心,讲座吸引了众多对公益事业感兴趣的清华同学和师生,现场座无虚席。

智行基金会:是一家关注困境人群(以受艾滋病影响家庭的学生为主)状况改善的慈善团体,199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理念是“将智慧付诸于行动,帮助不幸的人”。2002年以来,智行在中国内地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和其他弱势群体提供援助,项目涉及教育助学、创业就业扶持、健康咨询、心理发展、公益倡导等诸多方面,累计帮助了3.5W多名儿童和青少年。

杜老师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创办智行基金会的初心,项目推进过程中他也在不断的思考如何进行改进和变革,他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未来有更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心,更好的去服务社会。我们摘选了他在现场分享中的一些关键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于自己:幽默是我的标签,脱口秀也许会讲的很好。

杜老师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不是那种金光闪闪的标签堆砌的高大上形象,相反他是一个有亲和力,且是一个非常幽默和善于自嘲的人,在分享中他开玩笑说,“如果今天我讲自己的投行经历和在哈佛学习的经历,是不是会更加有吸引点”。

他说自己是水瓶座,从小就挺不安分,挺不喜欢循规蹈矩的,这些年做了许多公益活动,也见过了许多生死和不幸的人,其中也有想过放弃,但是他觉得是上天给了一个很乐观的性格,他很会苦中作乐,也很会自我解嘲,支撑着他。

他避开谈论太多自己的辉煌履历,而是一直将重心放在人生选择上,人只有看过更多的世界,才会有更多元化的选择,这就是他从名校和名企有过历练之后,最终寻找到自己真正所热爱的第二人生曲线:公益事业。他认为一个人看待自己的生命,需要怀有一些耐心和敬畏,其实每一步走过来的人生都反映着自己的价值观。

关于公益的体会:自己很幸运,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杜老师认为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大部分时候我们更加重视的是学术教育,但是更重要的还包括品德的教育,社会责任心的教育,这是让一个人内心强大,且能走得更长远的动力

在哈佛和投行的经历,让杜聪觉得自己非常优秀,无所不能,可是真正做公益之后,他说自己开始变得谦卑,他觉得每一个人的人生命运际遇是这么的不同(有的人患上艾滋病,有的人登上财富榜),那些患上艾滋病的人失去了很多机会,可是他们如果有这些机会,说不定也会非常成功。

他说自己时时刻刻都觉得很幸运,而要对得起这份幸运,就要去帮助更多身边的人,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患上艾滋病的孩子,帮助那些社区复兴起来。

公益的过程中,消费欲望会开始变淡,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到了一些孩子,让他感觉才有成就感。知易行难,做公益亦复如是。杜老师说,但是一旦你知道了你在做正确的事情,那么反而行动起来就不难了。

关于公益运作模式:躬身实践,授人以渔。

杜聪在智行基金会做公益的过程中,认识到一点: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一定要真正参与到中间的执行环节,而不是去找一个当地的公益组织来帮助执行,一旦有中间环节,就难以避免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比如部分捐助者的资金和物品,会被削减克扣,这里有非常高的监管成本。要让受助人真正得到帮助,所以作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必须全程参与。同时,作为受助者的孩子,也需要提出申请,接收到申请之后,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会参与审核,到家里走访,一个一个的去核实情况。

这个过程看上去一点也不“聪明”,但是它确是实实在在的保障了每一笔钱、每一次的支助,都是落到了实处的。

他曾经见过,许多受助人,为了争夺这些资金和援助,相互哭穷斗惨,这些也深深的刺痛了他,这些人的乞丐心态,让他感觉到难过。

他也由此想到,其实作为基金会来说,不能始终站在“受助者”和“援助者”的角色里,这样的身份其实是不健康的。他们需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尊严的,他们不是被贴上了标签的困难群体,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所以后来,杜老师就有意识到帮助一些从小就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参与到一个社区的生活之中,让他和普通孩子一样能够协作和交流,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社会化的过程。

所以回到公益运作模式上,他主张的核心思维是“通过帮助带动帮助”,让温情的力量能够传递下去。比如,在每年受助的300名有艾滋病影响的学生中,杜聪鼓励他们参与暑期实践活动,这些学生中有些同学非常优秀,再通过这些同学,向受助的孩子传递能量,就很有可信度。生活不是只有半杯水了,我们依然还有半杯水,我们可以在逆境中生存,和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还引入了法国的优秀面包师,教孩子们学习做面包和烘焙;又引入了加拿大的专业护理师,教会孩子们如何进行老年人的护理。这些社会工作技能,既是社会上比较缺乏的,又给这些孩子们今后在社会上立足增加了一项技能和砝码,帮助他们获得有尊严的生活。据说,在这些孩子中,还出了一位世界杯烘焙大赛的冠军。

关于孩子的教育:爱是传承

智行基金会定期也会举办一些夏令营活动,通过戏剧艺术疗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些正向积极的价值观,杜老师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勾起他对某一个学科的热爱。其实文化课的兴趣往往是从一堂好课开始的。

杜老师说自己也会被批评,有些人认为是你让这些孩子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繁华又精彩,可是他们再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就会有落差。杜老师回答:如果是孩子,只要有可能性,就应该看看真实的世界,人生总要有追求总要有目标,不能否认孩子们看到世界的精彩之后可能会产生痛苦,但是我们不应该怀疑孩子们有意愿去看更精彩世界的动力。

以前的支教团队,经常是去当地一趟,一呆2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可是2周时间一到,他们就走了,走了之后就不管那些孩子了,就没有陪伴了。杜老师说,与其你全职去做支教2周或者2个月,还不如每周抽2个小时看孩子,坚持做四年。因为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他需要有一个榜样的角色一直存在,这是有激励力量的。

以前的支教,没有用上现代化数字的手段和产品,所以经常会出现上述的支教情况。现在基金会有一些数字化教室和设备,会定期录制一些视频,老师们可以分享这些视频给孩子们,孩子们可以通过数字教室远程观看,同样也能感受到激励的力量。

杜老师希望每一个受过智行基金会支助的孩子,未来也都会继续参加公益活动,因为这是薪火相传的力量,是一种善意的传承。帮助他人,不一定只是通过金钱来完成,陪伴和关心,情感的力量,这些也都是帮助。他认为,一代人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其实是可以被改变的, 有一个数据很打动人,就是在智行基金会帮助过的一个村子里,总共出了107位大学生,远高于当地的大学升学率,这样的结果令人欣慰,也说明其实只要找到了良好的支助模式,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能发挥的价值和力量,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后记

公益慈善,更多时候不是比拼物质,谁捐助了多少,谁上了慈善榜榜单,它是一种绵长的心意和善良,它也是岁月不容易之中的那难能可贵的温情和陪伴,短期收益快的事情不是公益,它更需要长情和信念,而这样的价值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和了解的。公益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能量,我们接受过的帮助,最终也会转换为对他人的能量,这是善意的传递,也是爱心的传递,它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可以参与做的事情。

撰稿:余帅兵(20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