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国龙 图/邓宁峰
近日,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MBA 2011P2班班级建设案例正式发布。作为中国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班级建设案例,案例的发布不仅对于11P2班的建设意义非凡,而且对全国MBA班级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1P2班共有学生65人,女生12人,男生53人。在2011年9月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班长丁建英提出:一个班,一个家!在将近一年的学习生活中,班委团队始终秉持“愿服务、正理念、会工作”的理念服务于集体,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和日常点滴的友爱互助中,全班同学“相识,相知,相融”。2011P2班的班风得到老师的高度认可,同学和老师课上课下互动多,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老师们说“给P2班上课是一种期待”。
在本学期的领导力课程上,班长丁建英将11P2班的建设过程、所感所想、所见所闻落笔成文,得到了吴维库教授的首肯。在吴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班级建设案例的编纂从愿望变成了现实。建设案例的撰写从3月份开始启动,由丁建英、黄芳、林上康、陈丹凤等班委同学主笔、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其中。编纂过程历经了多轮的沟通、改进、完善,从治班理念到实际行动、从老师点评到同学感悟,多视角地呈现了班级的建设历程,5月17日案例正式被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接受,6月9日定稿结题。案例的完成得到李飞、钱小军、王雪莉等多位任课教师的关心和指导,得到班主任金勇军和班级主管王旭老师的支持。
11P2班班级建设的模式可以概括为“1+3”模式。“1”是指全班同学的给力支持是基础与核心,因为正是全班同学心都往一块想,劲儿都往一块使,才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3”是指班级建设的三个要素,或者说班级建设的三个模块、三大组成部分:班级文化,优秀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活动,组织活动是班级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着力点;乐于为同学服务的以班委为代表的班级工作团队是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的有力保证。

对于11P2班的班级文化,班级主管王旭老师既是建设者,也是参与者,她总结说:“P班同学相处时间较短,独立性强,所以缔造‘家文化’难度相当大。但是在第一学期,班长积极倡导,班副和班委们的大力拥护,班级举办并开创了一些非常精品的活动。活动本身对‘家文化’的建立和传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活动中,大家群策群力,优势互补,集体文化也日渐形成并突出。因为活动突出,11P2班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外界的称赞不断,又进一步促成了班级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增强,巩固并加深了‘家文化’。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在本学期的最后一次班会上,班委将悉心准备好的案例发放到了每一位同学的手中,大家在心情激动之余,也期待通过继续的努力,创造更加精彩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