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导读】一方面是中国企业不断国际化,对中国学生国际化素养、国际化的商务能力的一种要求,在推动着我们项目的国际化。一方面是国际化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需要适应国际化商业环境的人才。

主持人:下面到第二个圆桌论坛的环节,首先会有请清华大学MBA项目常务副主任毛东辉老师,给我们做一个主题演讲《MBA项目的国际化发展》。

毛东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常务副主任):各位同行,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一起探讨和交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我从清华MBA项目的基本情况展开,谈一谈我们在这方面这些年来做的一些工作。

岁末年底了,这种回顾与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做国际化的时候,往往要想我们到底国际化是目的还是手段,以及单一的国际化要素重要,还是一个项目整体的国际化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清华经管学院是以国际化战略作为整个学院办学的定位。而且我们也无法单一地只做一个片面的国际化而忽略其他的方面。所以今天想用清华经管学院MBA项目的国际化过程来谈点体会。

刚才中欧的李瑗瑗主任也谈到了很多他们在国际化方面的做法,非常详细和具体,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看来,清华大学MBA项目跟中欧有很大不同,我们是体制内的大学,有很多固有的传统的力量。但同时,国际化的变化正在方方面面地发生着,从项目的战略与目标,师资,课程设计,学生构成,活动,学生的体验,我们的服务和管理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一些变化。

为什么说国际化的发展和我们的目的,和战略方向要思考是不是要一致呢?因为我们办的MBA项目,是服务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的这样一个大背景的,中国越来越多的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中,这个当中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力量。一个方面是中国企业不断国际化,对我们中国学生这种国际化素养,国际化的商务能力的一种要求,在推动着我们项目的国际化。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国际化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需要适应国际化商业环境的人才。所以这两个力量成为我们办学的一个大的背景。也就推动着我们的项目要具有一种国际化的办学能力。

在国际化办学能力的建设中,同时我们还不希望丢掉中国的根基,所以我们的办学项目的定位,是确定了根植中国,面向世界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项目定位。在这个项目定位的要求下,我们经管学院和MIT合作的国际MBA项目正式招生是从1997年开始,而相关方面的交流、合作、探讨,可以说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展开了。

通过这个国际项目的开办,从方方面面推动了整个学院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提高,学院又陆续开办了EMBA项目和国际的EMBA项目,参加了国际AACSB认证和EQUIS认证,在整个进程当中,实际上国际化因素和我们的国际化策略,是越来越强的得到了表达和建设。

我们认为国际化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手段,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国际化,它是跟我们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清华经管学院MBA培养目标,把它确定为要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领导者,我们的培养重点就有国际化的内容,希望我们的学生要具备全球视野、创业精神、科学的决策能力、社会责任和正直的品德。这几个方面,我们都通过了一系列的安排,包括课程,有必修,有选修,有学生的课外活动,还有社会实践等等方面,去落实,去表达我们这样一种目标的要求。

首先从学生群体来看,我们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从2005年开始,我们面向海外推广我们的项目,以及招收遴选国际学生。目前我们国际学生在国际MBA项目当中,我们刻意要保持50%的比例,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在中国本土的一个完全中文语言环境的大学当中,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国际化学习氛围。这些国际学生和我们的中国学生相互之间建立了一种跨文化的学习环境,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促进是非常强的。除了学生们向老师、向校友、向社会学习以外,同学之间的交流,相互之间对问题的看法,视角,以及文化的因素,都在起着作用。

举个例子,我们领导力的课程,一开始我们给学生比较通用的,是国际上研究发现的一个体验领导力的一个模块,这个课程其中就没有太多文化的因素。随后我们的领导力与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又是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进一步衍生出来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和个人领导力提升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个当中同样缺少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哲学之间的对比和探讨,进而我们要开设一个在中国的商业领导力这样一个课程,学生如果在领导力方面进行提高,他们就有机会进一步通过文化的视角,而去提高自己的领导力,这样的话,西方学生在中国进入到组织当中去的时候,他有机会了解中国人在领导力方面的视角和考虑问题的不同,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地把一些西方的领导力的一些观念和行为方式就应用到中国本土的一些环境当中来。

另外一方面,从师资的国际化,我们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很多在海外留学过的教师回到清华经管学院任教,有比较大的数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大量选派清华经管学院现有的老师到海外进修,这个比例也非常高。另外就是通过特聘教授的方式,引进一些外聘的师资来清华经管学院任教。

在我们的课程设计方面,我们有了国际化的模块,在2007年,我们开始进行清华MBA课程改革的时候,就明确了我们要有一个中国与世界的模块,有两门必修课给学生,一个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另外一个是国际化企业的管理,这两个课程都是站在中国,面向世界来看待国际化经济经营的大背景,以及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方法。

 

除此以外,更进一步的我们还有一些选修课程,都是与国际化的各个方面,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有关的,像国际金融,全球领导力,跨文化管理,美国企业史,全球互联时代的商业创新等等,所以我们通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机会开拓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促使他们在一个全球的视角下去思考管理各个方面的问题。

除此以外,我们在海外经历方面有建立多种措施来帮助学生。清华MBA为学生提供多种方式获得海外经历,一个是双学位,第二是海外交换的方式,第三学生可以参加海外游学的活动和项目。另外有学生也可以申请海外实习的机会,一般利用假期的时间。

海外交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大概有将近上百所海外交换合作的院校,也广泛覆盖在了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各占1/3的样子。所有学生,只要他的语言能力能够达到对方院校的标准,就可以申请海外交换,一般每年有将近50%国际班的学生和一定比例的全日制班和在职班的学生去参加海外交换。还有一些学生希望拿到海外院校的学位,我们有这样两个学校的安排,学生可以申请MIT和清华的双学位项目,还可以申请法国高等商学院的项目,通过各在两个学校学习一年,完成两个学校的学位要求,来获得两个学校的学位。

对于那些长期在国外进行交流学习的学生,如果他们有困难的话,就可以选择参加我们短期游学的课程,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做了非常多这方面的课程,也不断地在建设更多新的项目。

实际上归纳起来,我们希望MBA教育不光给学生一些管理知识,我们希望带给他们的是这样一些方面,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树立自己事业的目标,能够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能够获得清华和清华MBA这个品牌对他们一生的职业发展的影响。同时,能够促使他们思维的转变,还要有更好的国际视野,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获得职业生涯的提升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另外也帮助他们建立和学生的友谊。

着眼于未来,我们觉得我们在国际化的方向上,还要继续地探索创新的道路,继续完善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因为国际化的过程当中,带给我们的师资建设,国际招生,学生的服务等等方面,有相当多的挑战,我们最重要的我觉得应该把握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国际化一定要思考清楚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想给学生什么东西?其次我们要思考我们的具体国际化策略和措施是什么?最后我们要思考我们实施的效果怎么样,也要倾听来自学生的反馈。而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个认识,我们才能实实在在地把国际化落在非常扎实的教学、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而不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这是我们的理解,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edu.qq.com/a/20121210/000127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