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2014年3月30日,由清华MBA教育中心和宜信公司联合主办,清华MBA金融俱乐部承办的“清华MBA•宜信金融创新大讲堂” 在伟伦楼举办。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教授出席了大讲堂并致辞,他介绍了宜信公司和首场演讲嘉宾宜信创始人、CEO唐宁先生,并对在场的嘉宾、老师及同学的到来表示感谢。随后唐宁先生与百余名清华学子解读中国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的创新实践。
 
郦金梁教授主持并致辞
 
 
唐宁先生主讲
 

普惠金融突破靠创新
   唐宁说,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之前,宜信就将普惠金融作为公司的两大业务之一,致力于帮助小微群体、活跃农户这些传统金融未充分覆盖的人群,建立和释放信用价值,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通过讲述自己的教育投资故事,唐宁讲述了P2P模式的成型及发展历程。他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小微是重点,信用是基础,突破靠创新。P2P,T2P等理念、模式创新和多样性的信贷技术创新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谈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唐宁说,这些技术的信用应用刚起步,在硅谷信用评估的主要元素还是传统的金融交易、信贷交易信息,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正日益成为重要的增信部分。
 
财富管理的五个“好”
    唐宁说,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在中国还比较新,做好财富管理市场需要有5个“好”:好产品、好客户、好机构、好服务、好监管。
好的产品不是说是回报高的产品,而是指收益和风险相匹配,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好的服务是指需要了解客户需求,做好资产配置,通过风险分散,创造资产保值增值,好的客户是指真正懂金融管理理念、懂资产配置,懂风险收益配比,不能仅追求绝对回报。好机构就是从产品驱动的销售向资产配置转型。好监管是指智慧的监管,不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他说:“财富管理最终要给客户带来‘更好的自己’这种感受,不仅是拿更多的钱”。国外财富管理的一个重要资产类别是公益,提供的是精神的回报,“只有钱有什么用?你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觉得没白活”。
新旧经济的未来是融合而不是你死我活
    唐宁强调,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线上线下没有本质不同。他承认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宜信目前也正在建立小数据(公司自有数据)、中数据(合作伙伴的数据获取)、大数据的结合体系。然而,互联网不是一切。一方面,在中国今天的信用环境下,很难仅仅依赖虚拟世界的相关信息进行风险防控。另一方面,实体体系仍是信任建立的主阵地,虚拟正成为增信的体系。他特别提到了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当时他正在华尔街投行工作,帮助了很多新经济的公司上市,后来他们都不见了,“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新旧经济拥抱了彼此”。唐宁相信,新旧经济的未来是融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活动现场
 

清华MBA•宜信金融创新大讲堂:
    “清华MBA•宜信金融创新大讲堂”由清华MBA教育中心和宜信公司联合推出,是双方战略合作、共建金融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堂由清华MBA金融俱乐部承办。该讲堂主要面向清华MBA学生和对金融服务感兴趣的人群,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金融创新领域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讲堂还将陆续邀请金融行业高管、专家围绕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大数据、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等金融创新领域分享前沿知识和业界经验。

关于清华MBA金融俱乐部:
    清华MBA金融俱乐部( MBA Finance Club)成立于2002年5月8日。致力于帮助同学更深入地了解金融行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具体目标是帮助会员了解金融与投资行业及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搭建会员与金融与投资行业公司的沟通交流平台及社交网络;帮助会员在金融与投资行业实现职业发展;促进金融与投资业界专业人士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公众号“清华MBA金融俱乐部”,QQ群:27824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