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11月21日清华MBA同学会职业发展部、清华CHAT俱乐部及性格罗盘社联合主办了一场名为“如何面对30岁后职业悬崖”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性格罗盘创始人罗赢(2001级清华IMBA)。

 

罗赢学长

在讲座一开始,罗赢学长便为大家介绍了如下案例:

 “黄同学在媒体从业10年,现在遭遇职业瓶颈,不知道该往何处走。表面看,这是个老媒体人向新媒体跳转的问题,但真正难点并非仅限于此。即使她想要离开现有职位,也不知道新媒体是否会接纳她?需要消耗的成本有多少?……这些都是问题,而这是她独特的生命特质所决定的。”

    此案例一经呈现立刻得到在场许多同学的响应。对于在座30岁左右,在职场上拼杀了近10年的沙场老将们,行业衰退、公司衰退、职位潜在价值衰退和个人性格与职位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都是困扰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顽固“病症”。而这便是当天的讲座主题——如何破解“职业断崖”,实现卓越职涯落地实践。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破解职业断崖,最核心的观念,是工作性质。”罗赢学长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能量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天性。天性的倾向决定了一个人性格、人格,乃至职业发展倾向。而社会上每个职位也有自己的“天性”,那便是工作性质。合适的人遇上了合适的工作性质,便能在职业发展上获得重大收获,反之则称得是上‘悲惨人生’。”

“实现真我,这才是破解职业生涯,乃至生命危机的关键。最终,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罗赢学长反复强调。完成宝洁中国10年职场之路,之后不断见证优秀职场人士面对“30岁后职业悬崖”的挣扎与突围,罗赢学长最终创立出主张回归天性,耦合人事,稳健落地,精准执行的“性格罗盘卓越职业生涯落地实践”系统。其中回归天性,做真实的自己,同时精准定位职业发展方向,最终“走出职业悬崖”的羊肠小道,是性格罗盘系统的最核心价值。在大家面临职业生涯危机或想突破晋级时,罗赢学长着重建议了如下两个方面:

一、首先要深入洞悉自己的“人性生命树”,包括命格、性格和人格。

1、命格:脑神经特质、一辈子稳定、生命活动模式。

2、性格:青少年期形成、个性心理活动方式。

3、人格:适应环境的社会化、短期稳定但长期会变迁。

二、“三层三圈”实践落地方法论。

1、诊断梳理“三层”个性特质。

从命格层面,让工作性质契合天性;从性格层面,选择与性格素质和谐的职业环境和文化;从人格层面,让自己所担任的职责和角色能够充分发挥经验技能。

2、桥接落地“三圈”社会资源。

对于个人资历的累积、家庭与社会资源、环境平台的资源进行分析与整合。

针对讲座开始时提到的黄同学的案例,罗赢学长做出了如下分析:黄同学的性格罗盘测评指数是 A54 B63 C52 D38,属于激情创意家类型,天性特征是富有激情、灵性和创意,但是比较随性、目标感不会特别强;所以才有了一个单位10年的稳定工作,而面临行业大变革的时机,反而会迷失方向、不会有太强的冒险开创的内驱力。针对这样的天性动机特点,面临目前的行业变革与职涯瓶颈,其实只需要在意识层面认识到自己的天性特征,然后在主观努力上和理性的目标定位上获得一些行业内的转型路径建议就可以突破了。因为越是资深的人士,越有专业积累,是有足够的职场资本和行业资历的,只要看到路径(自己)、或者被导引到有空间的新路径上(外力支援),就会焕发职涯的新春。

 

清华MBA同学会职业发展部欧阳小锋同学向罗赢学长赠送纪念品

 

讲座结束后,罗赢学长被到场的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本次讲座,能容纳140人的教室随着同学们的涌入,不断在后排另外增加座位。对于面临职涯困境、渴望做自己,以及正期望通过职业生涯自我实现的朋友们来说,心中这扇长久关闭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供稿:MBA同学会职业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