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文:万军/摄影:2015级清华MBA 颜峻、初雪峰、张玥) 2015年4月19日,首届清华MBA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对接会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此次对接会是清华MBA创业大赛的首场大型活动,旨在促进创业项目与人才的对接。清华大学和周边各高校学生、校友500余人纷纷携创业、科研项目赶来展示项目、寻找合作伙伴,76个项目团队参加了对接会。对接会上很多项目直接吸引和“对接”到了需求伙伴,还有不少团队直接接到了投资人的约见。对接会由清华MBA教育中心和清华x-lab(x-空间)共同举办。

      对接会的启动仪式在伟伦楼报告厅举行。活动由清华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张磊老师主持。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教授主持开场并致辞。他介绍了创办首届清华MBA创业大赛的初衷,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清华MBA希望为创业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通过举办创业项目对接会提供平台,把各方资源、学生、创业者聚集一处,促成项目与不同资源方的匹配对接。他说,广义上,创业是一种开拓力,个人事业乃至中国经济正是依靠这种开拓力才得以长足发展。他强调,MBA创业是在资源约束、体制约束下,开拓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开创事业,而不只是为了开公司、获得上市或被收购。创业大赛也不以结果为目的,过程本身才是目的,即清华MBA借助独有的资源,为MBA学生、创业者及各界人士提供相互切磋学习的机会与过程。

郦金梁教授主持并致辞

张磊老师主持活动

      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创新创业与战略系高建教授在致辞中说,清华MBA教学中出现创业创新,可追溯至1997年。2013年初,经管学院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与战略系。他概括了当今创业时代的三个主要特点,即以创新为驱动的时代、新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高度重视人力资本要素的时代。他认为,为适应创新变化的客观要求,有三点对于MBA学生很重要:第一,认识自身优势、长处。这次举办的MBA创业大赛就是检验自身优势与长处的极佳平台。第二,每个MBA学生应成为有创造力的人。在这个时代,机会是创造出来的,而现成的机会多出现在激烈竞争中,难以发挥自身优势。第三,成为能超越自我的人。超越意味着探索、亲历亲为、挑战自我,要珍惜读MBA的时光,珍惜创业时机,尝试做探索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最后他总结说,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伟大时代,清华MBA举办创业大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MBA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会使大赛产生丰富成果;同样,对自己的人生也会产生里程碑价值。

高建教授致辞

      随后,清华x-lab执行主任毛东辉老师介绍了清华x-lab。清华x-lab是2013年4月25日由清华经管学院发起、目前由清华大学14所院系共建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新型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发现和培育的教育平台,重点关注学生成长及其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是社会上单纯商业投资驱动的孵化器,不仅考虑项目质量、投资价值和商业潜力。已有8000余人次参加了x-lab组织的课程、讲座和活动,已有560个项目加入x-lab平台,220个项目已办理或正在办理注册企业,带动就业1500人以上,40多个团队或项目得到了天使A轮融资,累积融资额已达1.8亿元。x-lab持续得到外部资源的广泛支持,已获得各界赞誉。

毛东辉老师介绍清华x-lab

      在接下来的清华MBA创业校友分享创业思想环节,两位清华MBA创业校友先后发言。2001级清华MBA校友、爱空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炜以“爱空间、爱颠覆”为题,通过自身第四个创业项目“爱空间”的成功创业经历,生动揭示了创业是创业者内心迸发的爱,是对自身团队、客户、所处行业乃至生活方式的爱的诠释,是推动创业坚持不懈的动力源泉。同时,分享了“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创业理念。其中,创新是触碰并打破系统边界的颠覆之举和独到见识,是在发现“太复杂,太不方便,太贵了”后的逆取策略,是追求“更方便,更简单,更便宜,更小”的颠覆特征,是打造“爆品”时求取标准、极致和参与三步结合的创业规划,一如陈炜率先提出互联网家装概念,成为传统家装行业颠覆者的一系列惊爆之举:“爱空间”推出“史上最快家装(仅需20天)”、“最低价装修(699元)”、“80道标准工艺严格质检”、“百分百自由产业工人绝不分包”、“360度放心无忧”、“一千平米体验馆”等等。最后,他总结说,“唯有爱能改变,爱能支撑创业者起早摸黑、勇于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

      2011级清华MBA校友、北京江海云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胡宇东分享了“清华梦,创业情”,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创业行-我的创业选择:热爱风口。他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创业历程总结成四个关键字“热爱风口”。“热爱”是指放弃稳定生活的无悔,热爱是愈挫愈勇的执着,热爱是对创业项目的深入洞见和坚定信念;“风口”是指这个风云际会时代赋予创业者的机遇,“风口”更是清华MBA对创业火种的长期孕育,“风口”还是社会共创、分享创业所带来的价值增长。第二部分是,心理话-五年风雨有感:理修心成。“理”是指理性看待创业,分工合作的社会环境是创业成功的保障。“修”是处处修行,创业者的精神面貌、意志品质支撑创业的未来与成败,创业是创业者的影子,所以创业者需经历自我反思、修行的过程,促使创业更优异、更完善。“心”是指始存初心,反映一以贯之的创业理念。“成”是指不以成败论英雄,一生业精于勤、业精于专足以成就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而创业的真谛正在于此!最后他提及,江海云霄的创业成长,离不开清华MBA老师的培育和同学的帮助,更离不开清华经管学院的支持,可以说“没有清华这一平台,就不会有江海云霄的发展”。


校友分享(左:陈炜,右:胡宇东)

      在随后的各创业项目教室讲解展示环节,清华大学和周边各校、各院系有项目想法、希望招募创业伙伴的同学、校友前往三个会场进行创业项目的介绍和展示,。76个项目创业者分别进行了5分钟的项目展示。这些项目覆盖能源、金融、房地产、医疗健康、TMT、教育、法律、服务业和农业等行业,如“无预设建筑工作室”、“孕橙助孕计”、“亲亲宠—o2o宠物美容”项目、互联网加法律服务、可可考拉儿童防雾霾面罩、在线教练式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和数学算法模型的量化投资交易引擎(QBI)、基于情感分析大数据的精准相亲APP-爱情胶囊、G车网等。这些项目有的萌发了好创意,还没来得及找合作伙伴;有的刚组建了团队,产品、服务尚未开发完成;有的相应产品、服务已经成型,或已有了运作良好的公司并取得了良好业绩,但亟需融资。尽管项目或有各种各样的不完善,但参与者的热情却点燃了对接会。

参赛团队进行项目展示

      在舜德楼大厅及庭院的展位前后四周,创业项目现场洽谈同时进行,清华MBA各级在校同学、2015级预录取同学、各级校友及现场的参会各界人士,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场面异常热烈、融洽,还有人随即加入了创业团队,“让大家一起携手点创新明灯,燃创业火种!”的大赛主题口号深入人心。

对接会现场

      “营养盒子”项目负责人、2015级清华—MIT全球MBA项目预录取新生杨帆谈了自己亲历此次对接会项目及展示的感想。一是在创业激情中感受到了自己创业项目正在脚踏实地稳步推进,坚定了将创业项目当作事业发展的信心。二是参加这次创业大赛无论成败对自己都是一个学习、积累与升华的过程。三是深切感受到了在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清华MBA对学生创业者的有力支持和鼓励,真正引发了对创业项目的关注、兴趣,极大激励了自己。四是在交流洽谈中,确实发现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为创业带来实际指导。他表示,入读后会充分利用清华MBA的丰富资源与坚实平台,为创业注入强大动力。“希澈智能牙刷”项目负责人、2012级清华MBA 国际班学生周为说,团队已经入驻清华x-lab,参加对接会则希望吸引更多人才、宣传自身产品、调研潜在消费者、寻求融资等,由于反响热烈,增加了创业信心。他在读MBA期间,许多创业想法都受到老师、同学的启发。当时报考清华MBA,是想改变单一的工科背景,多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各种背景的同学融合,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现在看来,如今走上了创业之路,自己的收获比当初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对接会一直持续到夜晚。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清华MBA教育中心副主任云涛老师、招生推广部高级主管李乐老师、学生发展部主管陈劲秋老师、企业合作主管陈芳老师以及中心的其他老师,和清华x-lab的相关老师。(摄影:2015级清华MBA 颜峻、初雪峰、张玥)

项目展示现场


首届清华MBA创业大赛

      2015年4月-8月,是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与清华x-lab(x-空间)联手举办面向全体清华MBA在校生的创业大赛。本次大赛旨在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培养MBA同学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为清华MBA同学创业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今年为首届创业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