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角

.

刘凡 2010级清华MBA

黑马金融合伙人、创业公社联合创始人

清华大学


创业+金融:从创业者到投资人

——访2010级清华MBA校友刘凡



刘凡是湖南湘潭人,出生于1984年。2001年,她考入清华经管学院,成为会计系的一名本科生。本科时代她活跃、热心,在学生会从担任部员、内政部部长直至成为副主席,课余她还是”国标队”的一员。毕业后她作为一名“管培生”前往欧莱雅,也成为班上唯一一位没有选择投行、咨询公司、“四大”的毕业生。她选择消费行业,理由也很充分:中国消费者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未被满足的众多需求,孕育着无限商机和可观利润。还有一个原因是,刘凡的父母长期在实业领域创业。童年时代,她目睹了父母作为教师“投笔”经商创立家族企业的艰辛历程,创二代的她也眼见家族企业不断发展、日益壮大。而那时,消费行业与实业领域关系密切。

在欧莱雅,刘凡从事轮岗工作,却因为勤学好问,很快进入了销售岗位。她在北京争取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掌管两家S店(北京仅有5家)及22家普通门店,负责拓展渠道业务。在付出艰辛努力后,她所辖业务的业绩大幅提升,销量同比增长40%多、环比逾20%!毕业时,她便计划从世界500强企业汲取知识技能,待阅历、经验丰富后,反哺家族企业。在欧莱雅工作三年,她已准备好承接家族企业的生意。    

 

清华MBA全面提升经营管理之道 

2007年下半年,刘凡来到家族企业,从基础岗位起步。她逐渐发现,商业实践与自己原先的想象不同。家族企业所处黑色金属加工行业,是南方各铸造厂的最大供应商,属于传统B2B领域。父母秉承诚信为本的传统经商理念,准时发货、到货,性价比突出,信誉卓著,口碑良好。然而,企业采用传统现货的产销模式,问题也存在:发货后或因结算不及时,不得不追账、讨账。   

2010年,刘凡重返母校清华经管学院攻读MBA,这使她受益匪浅。清华MBA学以致用,直接破解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困惑、难题。在谢德仁、肖星两位老师的课堂上,会计数据已不再是空洞的概念、加减乘除的数字结果,而是深刻揭示管理内涵的依据和指南。她开始认识到,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过于保守。既存在拖延结算的情形,又不善于合理利用账期。一旦提供账期,非但回款压力陡增,甚至牵连本金受损。如此一来,生意就只局限于现金流充裕的客户。也即因经营偏于保守,家族企业不得不同时面临诚信风险大与资金使用效率低两个问题,进而影响正常的规模扩张。她还发现,优质的企业客户正面临着转型机遇,即自产产品质量可靠,具备外销潜力。于是,她变革业务模式,在天津组建外贸团队,介入供应链金融,盘活企业现金流;在营销加工材料的同时,帮助优质企业客户出口产品。这样每笔资金便可周转两次,赚取产品出口和材料加工两次毛利;企业客户外销产品,现金流从家族企业流入,再行结算,也就保证了回款。随着客户销路拓宽、诚信体系完善,赊账问题也得以解决。业务扩展至北方后,刘凡寻找到团队合伙人,然而她发现与合伙人在理念、人品、利益诉求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恰在这时,王雪莉老师的《战略人力资源》课程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发:家族企业扩张时尤应重视制度规则的建设、权责利的划分等问题。那么,如何发挥团队的作用呢?课程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激发团队成员“主人翁意识”。很快,她边上课边制定了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收效显著,沿用至今。   

清华MBA培养思维,带来企业具体经营之外的思想启迪。杨斌老师的《伦理与企业责任》就是此类课程。当时刘凡疑惑,这些哈佛案例在中国国情下是否过于理想化。从杨斌老师那儿领会到,不同社会阶段存在不同的社会标准,但内心始终要有“一杆秤”。商学院课程蕴含社会使命,但并不意味着引导学生采取行动或明确答案,而是提醒学生在遇到某种情境时,关注社会伦理,树立是非观与道德意识,慎重选择恰当方式。MBA学生群体会涌现出许多商业领袖,身处高位所作的决策、所涉及的社会伦理问题会更突出,甚至成倍放大,而稍有偏差,都可能改变商业环境。因此无论从自身发展的空间还是从企业责任的担当来看,都意义重大,需要思考如何在现实和理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谋求平衡。 

清华MBA开阔视野,拓展人生事业的新疆界、新境界。在MBA学习期间,刘凡加入了C200组织(Cumminity200),其使命是宣传推广女性创业理念。那时女性创业者寥寥无几,而她正为家族企业成立北方公司、独立核算,等同于创业,于是参加了这一组织。为了把企业经营得更好,2011年她又参加了当时廖理老师主办的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从此,训练营为刘凡打开了一扇全新大门。审视时代巨变,她忽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创业。迷你双创课程、天使投资人、硅谷……这些热门词汇,她开始耳濡目染、耳熟能详;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的推出,商业模式的改善……一切都让她眼界大开、柳暗花明、心潮澎湃。而且,许多创业不仅与消费相关,更与金融密切相联。金融的力量有机会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让消费行业插翅腾飞。在参与筹备了多期训练营中,向多位导师和好友的交流过程中,她酝酿彻底转行、另行创业起航。  

   


“创业+金融”推动全新创业乘风破浪 

创业,一片全新的天地!从2012年始,刘凡将天津的业务交给职业经理人运作,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创业与金融这一新领域的学习。训练营的课程使她深感,身处金融领域,已接近于实业创业。一级市场的投资,投前投后,方方面面,包括考察行业、创业团队,推动企业发展等,更几乎与创业无二。她盼望,搭建先进的孵化器和平台,聚集创业资源、优秀的创业者、好技术、好点子,集思广益,同寅协恭,在此孵化器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决心既定,刘凡于年底着手筹备,与其它两位创始人一起于2013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区共同发起成立了众创(创业投资、投资创业)空间——创业公社。创业公社定位为创业生态空间运营商,旨在通过打造创业互动社区,体现创业者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的精神,树立基于创业孵化的特色运营理念,即“基地+基金、孵化+投行、股权+债权、政策+市场“。创业公社聚合“公寓空间、办公空间、企业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服务功能,规划战略途径,并依托产业、创业、科技、金融等基地与平台,以及首钢集团等国资股东背景,以最终实现“让空间有创业灵魂”的目标。

随后,创业公社不断壮大:成立当年8月即运营中关村雏鹰人才基地(石景山);10月与腾讯签约,运营全国首家、北京唯一的腾讯创业基地。2014年11月,入选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唯一孵化器类项目;12月 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战略投资了创业公社。2015年2月,获批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3月获批北京市首批“众创空间”;12月创业公社总部获批国家级孵化器。

目前创业公社已发展为北京地区最大的孵化基地,占地面积十一万平方米,拥有一千余家创业公司,既有公社孵化成功的企业,又同时招募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其中40%多是初创企业,如“中关村雏鹰人才基地”,即以互联网、TMT类型或高科技类型企业为主,总计120多家;四家已上新三板(新三板占10%),均属创新层级;另有六家已获B轮、C轮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包括量化派、天天有余等公司。  

创建创业公社一年半后,2014年,为了向创业者提供更标准化、更适合的服务,刘凡决定开辟投资板块,提供关键的金融支持,借以通过投资企业,联通各环节,完善商业模式,这就是沙丘资本的发端,沙丘资本主要聚焦于消费升级的初创企业,涉及早期投资,充分利用创业公社的孵化器功能,以及企业初期阶段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加入企业中共同发展。作为消费升级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近两年因政策推动而引发关注。她将自己投资方向锁定为“动经济”和“宅经济”,即体育和泛娱乐范畴。目前她已主导完成的投资项目包括郁金香运动、IT桔子、桃源西谷、呦哈UHUT、凯奇谷、掌胜天下、掌愿互动、海地生活、如意宝等20多个项目,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即达12家,其中多家也是清华校友的创业项目。在这些企业中,进入B轮的已有两家,均已上新三板。 

刘凡是一位性情开朗、充满活力的清华MBA创业女性,她勾勒了一幅从家族企业到独立创业、从实业经营到“双创”模式的成功图卷。不久前,她又成为黑马金融的合伙人。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在整个双创领域知名度响亮、影响力深远。现在基金投资人如刘强东、徐小平、何伯权等业界大佬在黑马集团的黑马基金中都有投资。对刘凡团队来说,这次合作意味着全面提升;对于其被投资企业,则意味着资源、机遇,这一合作可谓更好的双创。曾几何时,刘凡执着于实业创业。如今她那些从事金融行业的大部分同学纷纷出来创业,而自己却从实业转向金融,展开双创。从金融投资关注创业的那一刻起,“创业+金融”聚合而成的双创能量,就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商业模式,也改变了消费行业、实业领域。显然,时代改变了生活中的一切,也无可阻挡地改变了刘凡的创业之路。  



采访:陈芳  万军

撰稿: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