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提升转战天使投资
——访2002级清华MBA校友陆刚
陆刚,2002年至2004年就读于清华经管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4年加入联想控股,以投资人(LP)的代表身份,评估、投资和管理风险投资公司。2007年至2009年,担任联想控股的高级投资经理,开展直接投资业务。2009年底至今,主持联想之星天使投资业务,担任多家被投企业董事。
清华MBA之前:专业技术主导职业方向
1989年,陆刚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本科专业,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从小,他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高中时更痴迷于无线电、卫星、射电天文等科技领域。高考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湖北高中推荐专业,虽然他并不懂电磁场工程专业,但高精尖知识的介绍,引起了他浓厚兴趣,于是决定报考。大学四年,学习异常艰辛。他还记得,在改变人类社会的十大物理方程式(如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中,影响最大也最难的就是这期间所学的麦克斯韦方程,他必须手工计算“偏三次”微分,进行多次变换,磁场换转为电场,电场再转换成磁场。
电磁场工程专业主要应用于通信、导航等方面,处于当时的前沿领域。1993年陆刚毕业后,前往深圳中国民航从事导航工作,工作涉及飞机与无线电信号对接等高精技术。后来,他成为导航站通信导航台的台长,步入管理岗位。显然,这是一条由技术主导的职业道路,待遇优厚,生活稳定。然而,在世纪之交,在充满商业气息的广东,陆刚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我,使人生更富挑战性,而系统的MBA教育,能推动实现职业转型或事业转变。虽然未来目标尚不清晰,但实现人生转折的决心却愈发坚定。随后,清华MBA开始进入他的视野!
入读清华MBA:开阔视野,综合提升
2000年后,国内MBA教育更多引入国外资源和先进理念,质量提升,引人瞩目。在众多商学院中,清华MBA最终成为陆刚的唯一选择。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激发他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严谨深厚的理工科底蕴吻合他的自身气质,一流领先的项目设置最终让他下定了报考决心。2002年,他考入清华MBA全日制项目,迎来了两三年修炼、悟道的美好时光。入学后,无论是夯实基础的必修课程、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还是精致多元的讲座、论坛,他都如饥似渴地聆听、领悟。2003年,高建老师讲授《公司理财》,总体上不拘泥于技术,而是探究公司架构及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管理经济学》课程难度颇大,陆刚听了两遍:杨之曙老师偏重技术,扎实严谨;陈章武老师则跌宕疏放。切入角度不同,风格各异,却都似佳酿,余味无穷。同样,杨斌老师的讲座,言近旨远,举一反三。此外,孙静老师的《数据、模型与决策》、陈晓老师的《会计》、宋学宝老师的《广告和营销》等,都各具特色。陆刚思维严谨,《管理经济学》、《数据、模型与决策》的技术环节难不倒他。但他喜欢刨根问底,探求技术背后的根源。而清华MBA重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老师们常常启发学生以独特视角审视事物,因此他受益颇深。
2004年春,陆刚即将毕业时,迎来了第一次“清华MBA中国行”启动。他和班上同学在MBA教育中心老师的带领下,赴华东地区,按行业类别走访企业,参观了嘉定汽车城、IT企业、房地产企业、咨询公司、投资公司等。他们与各界商业人士交流心得、实践体验,获得了大量书本以外的知识技能。在MBA期间,陆刚还与同学王小龙、魏凯组织了三人金融小组,共同研究金融奥秘,了解宏观经济。
清华MBA之后:踏上人生新舞台
2004年,陆刚从清华MBA毕业后,加入了联想控股,作为投资人(LP)的代表,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对早期科技类的创业投资公司进行评估、投资和管理。行业处在上升阶段往往成为入行的有利时机。那时,风险投资不如今天这般风靡,社会公众对此知之甚少,从事风险投资者更寥寥可数,这就意味着绝佳的时间切入点。2004—2005年正值本土金融机构扩张之际,风险投资方兴未艾,陆刚恰在此时进入该领域,可谓时势造英雄。
在风险投资行业里,陆刚能接触许多项目,获取丰富信息,研究大量公司,掌握学习资源,迅速推动他积累起相关经验。这样,在一段时间后,他逐渐具备了从事早期投资的基本素质:逻辑思维强,知识面广阔,具备足够视野、阅历,并掌握一定投资技能。前三个素质主要是清华MBA的积累,而投资技能则是在从事风险投资工作中积累起来的。
2007—2009年,陆刚作为联想控股的高级投资经理,开展直接投资业务,涉及健康服务、节能环保、芯片设计等领域。2009年底,他开始主持联想之星天使投资业务。当时风险投资已经历一波热潮,达到一个峰值,所以从行业角度,天使投资更有机会。很快,联想之星确立了TMT、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三个天使投资核心领域,投资阶段属于“种子期”。联想之星作为创始股东之一进入所投项目,甚至与许多项目团队共创企业。此外,还开展CEO培训、投资后的贴身服务等增值业务。培训的着眼点在于项目团队的创业能力,不仅以投资为目的,这有别于大多数机构、基金化天使。联想之星的单项目投资量,比一般个人天使投资为多。
纵论天使投资之道
经过多年历练,陆刚对天使投资有许多深刻见解。他认为,天使投资属于博取概率的事件。其一,存在不可测的偶然因素。投资的成功无法百分之百确定;判断项目团队能否最终战胜市场,也不确定。其二,不可测因素呈现概率特征。天使投资比风险投资的确定性还要小:天使投资是“埋伏性”的投资;风险投资早已成型,有据可查,也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天使投资是基于概率大小的综合运用策略的行为。从长远看,策略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结果、决定投资成败。采取有效的策略布局,实施组合投资,合理配置资金,在均衡中关注重点,才能提高胜算(成功的概率)。相反,如果“只见秋毫,不见舆薪”,会导致整体策略的丧失。总的看,策略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天使投资也基于分析手段和交易经验。一是考察基本面不错的行业。二是挑选已由风险投资投过的项目,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向天使投资转换所产生的价值。三是甄选创业团队。不同行业对团队要求不同,体现的价值也各异;企业成长本身也推助核心团队成型、凸显核心价值。四是合作方式有利于分摊“种子期”的项目风险。在投资规模、领域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天使投资更可当作创业来推进。五是天使投资属于投资者本位,而非管理者本位,以提供辅助决策为主。联想之星有许多经典案例,如2011年底投资游戏平台——乐逗游戏。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他们考察了广告平台、游戏平台、技术平台等,发现与单款游戏相比,游戏平台更具有持续性强的特点和渠道优势。投资后,乐逗公司迅速成长,2014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清华MBA带来的启示与帮助
清华MBA鼓励、培养深入的独立思考能力。投资最忌讳从众思维、缺乏独立见解。如果行业里多数人持有相同看法,那么就要思考:“这机会凭什么属于我?”清华MBA许多软技能课程如《管理思维》等,有助于塑造“人弃我取”、“损之则益”的逆向投资思维。清华MBA课程还提供关键的方法与工具。投资者需具备承担风险的勇气,早期投资包括天使投资风险边际很高,十个项目试错九个、孵化出一个,就算大功告成。考察某个项目,若能看清其风险,意味着存在机会;项目想象空间越大,蕴藏机会也越多。投资者还需具备忍受寂寞的稳定心态,善于在无人看好、一片质疑(包括自身质疑)的投资环境下做决策。天使投资成功属于小概率事件,真正成功赚取巨额利润的寥寥无几,失败却是常事。而无论承担风险还是忍受寂寞,说到底,都需要科学方法和有效工具。清华MBA一些基础课程如《数据、模型与决策》,在这方面很有价值。
当然,方法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陆刚还记得,经管学院宋学宝老师曾说:“如果MBA学生在毕业两年后还拿五力模型说事,就没能掌握MBA学习的精要。知识仅是帮助梳理思路的工具,MBA教育旨在推助学生形成商业框架思维、深入看待本质问题。MBA学习是超脱条条框框的体验感受,是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做任何事的悟性不仅是从书本中学出来的,包括投资。”最后陆刚说:“在所有促成投资成功的元素或方法中,把握时代脉搏始终是第一位的。无论从事天使投资还是开展学生创业,对于MBA学生来说,都是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前提都需要:宽视野、大格局、深思考。”
采访:陈芳、万军
撰稿: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