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经管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毛冬辉、陈芳、马嘉和吴英纳老师的直接帮助和联系下,2012923日至106日,由10P2P3班及部分11级同学,共17学员组成的2012清华经管MBA美国访学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14天的访学行程中,学员们穿越了美国东西海岸,访问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点军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参观了IntelGoogleFacebookIT企业,拜访了硅谷创业孵化器公司,并和当地校友、在读MBA、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亲身感受了美国的创新文化和创业金融,增长了知识,收获了成长。

在谈及此次美国访学项目体会时,学员们感触颇多。10P2班吴海山认为,美国拥有创新的肥沃土壤,因为它有浓厚的创新文化,美国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崇尚标新立异,勇于发现自我和表现自我,即Think different,find yourself;学校支持学生创新,在MIT,创新实验室比比皆是,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任何构想在实验室里进行物化;企业也鼓励员工创新,GoogleFacebook都允许员工每周用20%的工作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甚至是与本岗位无关的工作。10P2班严宇提到,美国有着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完善的创业机制,西部硅谷是科技创新企业的乐土,东部纽约则是金融创新企业的天堂,美国过去的发展正是基于科技创新企业和金融创新企业的良性互动。10P2班杜欣谈到,美国的教育体系发达,尤其是大学教育,我们所访问的学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那里的扁平化学习流行,小组学习场所众多,氛围浓烈,正引领着全球学习方式的改变。10P2班成艳华表示,此行增强了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对于个人所从事的财务工作来说是一个促进。10P2班崔骥说,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看到“Ask what you can do”的标语,这体现了学院要求学生要有抱负、有所作为、有服务意识的意向。10P3班辛岳观察到,美国注重环境保护,动物与人和谐相处。11F班李冬通过联系参观交流和广泛接触,发现了清华在美校友的庞大网络资源及其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以下组图为学员们参观交流活动剪影:

 

学员在当地清华校友的带领下参观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通过交流,学员们对美国的大学教育和商学院学习生活有了直观的感受。部分在美参加交换的经管学院20102011MBA也参加了在旧金山市的参观交流活动。

 

图为学员在和斯坦福大学音乐系蔡教授(第二排左八)进行交流。蔡教授分享了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特点,形象阐述了指挥家和企业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享了音乐在人格塑造和行程中的巨大影响力。

 

学员参观了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在那里,Group study room到处可见,小组学习即扁平化学习蔚然成风。

 

学员参观了重视培养学生领导力和执行力的西点军校,上图为该校博物馆。

 

学员在哈佛大学主校区参观交流。

 

图为学员在哈佛商学院参观交流。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多元化学生、校友成就、多功能教室及美丽校园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我院王毅老师(左二)正在MIT斯隆管理学院交流访问,在他的带领下,学员们参加了由MIT和同在美国访问的北大汇丰商学院EMBA同学一起主办的绿色经济论坛和交流午宴。上图为交流会现场。

 

学员向MIT主管老师Eleanor(第一排左五)赠送独具清华特色的礼物。

 

学员在MIT斯隆管理学院外合影。

 

图为学员在硅谷Intel公司总部前合影。学员们参观了Intel博物馆,一部Intel芯片的编年史,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进化史,很多古董级的经典计算机陈列在内。

 

上图为学员在硅谷孵化器InnoSpring进行交流访问。InnoSpring是清华科技园等在硅谷成立的一家创业孵化器,致力于将硅谷的创新技术提供孵化土壤,并直接将优秀项目引入中国。成立短短几个月,已经有数十家企业入驻孵化。期间,学员真切感受到了硅谷创新文化以及围绕创业创新的金融体系和机制。

 

上图为学员在另一家孵化器——瀚海进行交流。主办方非常重视清华MBA同学的到来,专门邀请行业内嘉宾详细介绍孵化器的运作模式。

 

学员还拜访了很多闻名遐迩的IT科技公司,如GoogleFacebook等。GoogleFacebook均提供宽松工作环境,注重并鼓励员工创新。上图为学员在Facebook总部访问期间,应邀与Facebook工程师在员工食堂内共进晚餐。

 

此行,学员还对美国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图为学员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合影。

 

图为学员在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