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新闻

文/12F2张鹏  图/田野

“当你贫穷的时候,你要做公益,你会感觉富有;当你富有的时候,你更要做公益,你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11月19日晚,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君达受邀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结合该基金会最大项目“捡回珍珠计划”与清华MBA进行了一场“现代社会如何做慈善”的交流。在这场由清华MBA12F2班主办的活动中,张君达充分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和沟通表达能力,MBA学生在“珍珠生”的励志之旅中收获了知识和感动。清华珍珠生、浙江新华爱基会工作人员等四十余人了参加活动。
 在中国贫困地区,有很多学习成绩优异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完成高中学业的孩子们,他们就像一颗颗流光璀璨,却即将被流沙埋没的珍珠。现年65岁的张君达曾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2007年加入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2008年任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他提出做有品质的慈善事业,几年来他走遍了中国大陆每一个贫困的角落,接触了每一个贫困的“珍珠生”,并亲自到他们的家里了解情况。自2007年积极推进“捡回珍珠计划”开始,在两岸爱心人士、台湾热心公益事业演艺明星刘若英以及两岸义工的支持下,现在已经有24000多个珍珠生重新回到了校园。
 
1.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君达
“我们不从基金里提取任何费用,基金会的运作主要依靠定存利息,而我本人的花销不占用基金会的任何资金,全部都是自己出资,包括我的出差费用、交通费用等,都是花自己的钱。为了确保基金的安全,我们目前的基金只能存定存,不能做其他任何投资,这样才能确保资金的安全。”为珍珠生奔波操劳却甘之如饴的张君达先生,此时更是展现了他的专业精神和严谨作风,“我们必须持续经营,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基金会的品质。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一对一的帮助来做慈善,慈善不仅要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还要在社会普遍撒下爱心的种子。”张先生像唠家常一样,将他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娓娓道来。他温和友善、平易近人的沟通风格深深打动了同学们。
就在张君达先生将爱传递的同时,珍珠生品学兼优和面对困难生活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仅让将这份爱点缀得更加明亮,也让大家收获了久违的感动。张先生向我们说起了一位珍珠生张萌的励志故事:“张萌在家庭贫困、双耳失聪的状态下,坚持自学了唇语。在基金会的支持下,她凭自己坚毅的性格和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复旦大学,成为她家乡的一只金凤凰。后来她又在基金会的帮助下,由台湾爱心人士出资,成功安装了人工耳蜗,使她重新听到了声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张君达先生表示,为了让爱心得到传承,他有意让大三的珍珠生志愿参与大凉山支教计划,为期一年且有一定的收入。同时,今后为了让“肯吃苦,会珍惜”的珍珠生求职顺利,一个名为“珍珠生人力银行”的招聘求职网站将会在明年上线。
在互动环节,有MBA同学问到MBA能否像EMBA那样做慈善时,张君达先生说:“慢慢来,不要有压力。你们首先要去赚钱,才有可能支持慈善。”在张君达的名片背面,印着这样一段话,或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我们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在为自己及孩子打拼,但我们离开世界之前,总要留一点时间及金钱,来为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打拼,这样生命才更丰盛,才更有意义,您说不是吗?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捐款时请不要作难,也不要看面子,捐款愉快才是我们基金会的期盼!”
 
图2.MBA同学与张君达先生现场沟通
 
图3.张君达先生与2012MBAF2班同学、清华珍珠生合影
图4.张君达先生同清华珍珠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