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军、陈芳)5月27日,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做客“清华企业家讲堂”,通过宜信11年来的创新实践,为现场来自清华大学的师生们演绎了一场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史,并就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分享了真知灼见。讲座由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教授主持,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钱小军教授为唐宁先生做客清华企业家讲堂致辞。500余名清华师生、校友、嘉宾前来聆听讲座,伟伦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清华企业家讲堂”现场

陈煜波教授主持

钱小军教授致辞
“一个创新的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会经历怎样的过程,分析网贷行业近10年的发展便可得知。”作为网贷模式在中国的发明者,唐宁通过宜信在中国的创立契机、发展历程、创新探索,向到场的清华同学们介绍了网贷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
线上线下相结合才是最科学的发展模式
宜信在中国发明网贷模式的时候,最初将它命名为“个人对个人”,后来得知美国也有这方面的业务叫“P2P”,所以才将这样的名词“舶来”。唐宁介绍,“我们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开展这项业务,大部分都是纯线上的模式,所以当时很多同业机构也希望做纯线上的运营,认为这样能够降低成本、体现技术优势。但我们认为,在当前中国的信用环境下,纯线上的服务风险很难把控,除了线上外,还一定要有线下的信息搜集和风险防控。”他表示,从2012年至今,这样的模式被行业广泛认可。
选择在寒冬中上市,是为了树立行业标杆
“一流企业做行业的事情,二流企业做企业的事情。”唐宁表示,2015年12月,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乐观,多起“跑路”现象的发生也对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宜人贷上市了,成为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市,是因为行业急需要有标杆性和示范作用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最严格的资本市场上接受监督。
为自己戴紧箍咒,开展资金存管服务
“前些年,做网贷模式的创新,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平台的道德风险。”唐宁分享道,“在2015年,我们提出了与银行合作开展资金存管业务,为自己戴紧箍咒。与银行合作跟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不同,在流程和财务方面,都将带来诸多不便,很多同事不理解,但我认为从短期来看确实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宜信应该走在前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果然在次年8月,银监会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贷机构要与银行类金融机构合作进行资金存管,“这也是网贷机构最难达到的一条。”
未来,众筹、科技保险、智能投顾将大有可为
唐宁对金融科技未来发展方向作了预判,他表示:在线众筹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的获取初创企业的相关信息,企业也可以有更好的机会来展现自己,同时通过领投、跟投的方式,让更多缺乏天使投资经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在保险领域,如何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同时把浩如烟海的保险产品信息与客户需求做更高效、合理的匹配,智能保险所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唐宁同时强调,智能化在理财投顾上的应用也在改变着传统的理财模式。当前,以机器人投顾的方式为中国可投资资产在200万人民币以内的客户提供服务,是更加经济、高效的选择。通过了解用户的风险偏好、投资倾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资产配置方案。
金融服务的用户体验是滞后的
“金融有很多理性的逻辑,它不同于我们对过往电商和互联网的传统认知。金融服务的消费体验是滞后的,是真正的把钱拿回来,取得最终的回报。”唐宁分析道,“所以前些年,行业内很多机构追求‘一键即达’的、极致的用户体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产品的底层资产是否是优质的。如果仅仅是表面所谓的体验,是很大的误区。”
金融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同等重要
唐宁表示,谈到技术创新,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大数据、云计算都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同样重要的是金融技术,是对金融深度的理解和洞察,是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洞察,如何解决客户正确的、长线的、面向未来的需求。
讲堂现场,清华师生、校友对宜信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和高度的认可,纷纷举手提问,就宜信的发展战略、人工智能、影响创业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供应链的金融模式、创业判断力与决断力的修炼方式等与唐宁进行深入地交流与互动。

现场提问
【清华企业家讲堂】
清华企业家讲堂是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活动。讲堂邀请富有远见、卓越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商业领袖为主讲嘉宾,分享他们的创业和管理经验,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讲堂旨在加深清华学子对中国民营企业、改制的国有企业及跨国公司的企业家和管理者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