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28日,受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日本网络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Japan Network) 的邀请,在钱小军教授的指导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Net Impact成员梁维德(MBA2012I)和吴君强(MBA2013F1)两位同学赴东京,参加第六届全球契约中日韩网络圆桌会议。
全球契约中日韩网络圆桌会议自2009年开始举办,旨在推动三国网络以及东亚地区全球契约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五年的圆桌会议机制,中日韩三国网络分享了多种最佳实践,并探讨了如何解决在亚洲实施全球契约原则面临的挑战。三国网络开展的联合学术研究也为确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趋势做出了贡献。
今年,第六次全球契约中日韩网络圆桌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中日韩三国网络的全球契约成员企业、学术界、青年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后2015发展计划的世界趋势”、“企业参与气候变化”及“利益相关方参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议题。
青年论坛是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日韩三国著名高校的40名学生,从未来领袖的角度讨论青年学生在企业社会责任(CSR)中的作用、实践及可持续发展方案。
会议议程分为两个阶段,8月27日下午,三国学生代表分为AB组,分别从企业和社区的角度,探讨了未来十年CSR的理想模式。整个讨论以世界咖啡(“World Cafe”)的形式进行,即每4-5名不同国籍的学生为一组,就相关议题,进行20分钟的讨论,并将自己的思考以关键词的形式呈于纸上。随后进行组别轮换,每组除一名成员继续留守以外,其他三名成员要分别加入其他不同小组进行后续讨论。经过三轮这种交叉讨论,各国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对CSR的理解更为立体、深刻,并且迅速互相熟络。吴君强和梁维德分别在AB组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28号上午是中日韩网络圆桌会议,来自三国的学界和企业界代表就上述议题进行展示和讨论。当天下午,大会进入青年论坛内容,三国学生代表分别就前一晚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
梁维德在演讲中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CSR不是简单的捐赠或者慈善,授人以鱼只是CSR的最低层次,CSR的最高形式应该是CSR作为一项战略进入企业的决策和执行中,贯穿到企业的主营业务中。梁维德将之形象比喻为“植入企业的DNA”,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学者和企业的强烈认同,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梁维德阐释对CSR的理解及未来理想社区的展望
两位同学均认为,通过参与本次盛会,扩宽了思维,加深了对CSR的认识,与各国学生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他们相信,清华MBA学子作为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和未来领袖,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可持续发展、社会创新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清华大学两位与会同学合影
清华Net Impact是Net Impact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MBA分会,成立于2009年10月。清华Net Impact分会的宗旨是帮助清华的同学们更好地建立和发展社会联系网络,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商业模式,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关注社会发展的大企业的一些相关项目,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Net Impact是一个非营利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搭建商业领袖网络,通过商业的力量对世界社会、环境及经济施加长期的积极影响,从而最终改进世界创造一个真正和谐与发展的是会环境。Net Impact 的会员来自全球六大洲的各个国家,是活跃在企业社会责任、公益创业、非营利性组织管理、国际发展与环保等各个领域的现在与未来的领袖。Net Impact在世界顶尖商学院如哈佛、INSEAD和沃顿商学院均设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