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清华MBA学生摄影俱乐部举办以“‘航拍’高手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的摄影讲座。


主讲人郭伟松,2007年至2011年就读于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后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深造三年至2014年。其作品数量众多,摄影摄像经验丰富,作为副导演,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是其代表之一,在《向左看齐》、《丽江·拉夫斯基》、《一张宣纸》、《我在故宫修文物》、《枝繁叶茂》、《营生》的拍摄和剪辑中均有突出表现。


《喜马拉雅天梯》是我国首部纪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拍摄制作历时4年,将镜头对准西藏年轻的登山向导,完整记录了珠峰北坡登顶全过程,被称为“最难拍摄的纪录片”。


本次活动在郭伟松老师为大家展示《喜马拉雅天梯》的航拍片段中拉开帷幕。


在第一部分中,郭伟松老师重点介绍了《喜马拉雅天梯》的航拍经验。首先是设备,据郭伟松所说,当时拍摄该纪录片的设备都不是非常先进,“自己也算是赶鸭子上架,”郭伟松笑说自己临时用几天学会了航拍技巧。航拍飞机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一个人操作飞机本身,一个人负责操作云台上的单反。

 

 航拍器.jpg

讲座中展示航拍机器图片


紧接着,郭伟松介绍了在喜马拉雅山上航拍的特点和注意事项。第一,光线强。西藏的光线很强,要把要把光圈压低,但是会损失细节;因为光线过强,对观测飞机的飞行也产生了影响,两个人也无法同时观测到飞机的飞行方向,只能一个人去操作,一个人趴在地上去看,“配合很重要。”第二,温度低。“这是高原拍摄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温度过低会导致电池续航很短,保暖措施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气候恶劣:西藏天气多变,风很大,气压低,导致飞机的升力不足。第四,拍摄地的信号不好,导致飞机的GPS有时候失去作用,只能用改成纯手动模式,这样就有可能出现飞机丢失的问题。第五,灰尘重:拍摄地的灰尘比较大,起飞之前要做好防尘工作。第六,拍摄者身体状况比较差。郭伟松称自己的在5200m大本营“还比较适应”,但是在6500m的高度上,在来回徒步六十多公里后,自己出现了比较强烈的高原反应。拍摄者的身体情况对于拍摄都会产生影响。此外,据郭老师介绍,电影的拍摄对象并非专业演员,常常只有半小时用于“当演员”,这些都属于不可抗的因素,难以在最理想的环境去进行拍摄。


郭伟松建议航拍的初学者从小飞机开始尝试,易于操作也更加安全。在进行航拍之前,还需要多做预案,考虑到会出现的不同情况和应急措施。


 郭老师讲解.jpg

郭老师讲解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中,郭伟松通过展示《喜马拉雅天梯》的拍摄影像资料,简单介绍了纪录片摄像。他认为摄像相对于摄影更加强调动感,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到影片的风格,如果是比较质朴的纪录片,拍摄中则无需出现过于“酷炫”的镜头。在拍摄《喜马拉雅天梯》时,还多次用到了轨道拍摄。郭伟松称在拍摄当地,尽量用重的轨道,能更好地保持稳定性;在操作时,要“快手”,动作稍轻,以免影响拍摄质量。此外,西藏温度过低对于电池续航的影响,也要求在架设轨道的时候,要考虑到更换电池的方便。


珠峰顶端的拍摄就是通过轨道拍摄出来的,而非航拍。“提前两个月请了当地登山队的优秀向导,把他们培养成‘摄影师’,”郭伟松笑说,把摄影师培养成登顶队员相对来说更难,人员安全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地登山队的部分向导在2008年奥运火炬手登珠峰顶时的直播现场,已经有了初步的拍摄经验,也为这次的拍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员们积极地向郭伟松询问有关《喜马拉雅天梯》航拍的趣事和申请程序等,讲座在热烈的互动中接近尾声。


观众聆听.jpg

观众聆听


initpintu_副本.jpg

喜马拉雅天梯剧照

 

 

【关于清华MBA学生摄影俱乐部】:
清华MBA学生摄影俱乐部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梁君健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摄影俱乐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线上和线下活动,为爱好摄影的清华MBA同学提供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审美、完善自我的交流平台,并且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为清华经管学院、MBA中心、MBA班级和其他MBA学生俱乐部提供摄影支撑,协助做好各类重要活动的摄影和宣传工作,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摄影技能、结识朋友、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