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军、陈芳、张磊)2017年5月7日,2017(第三届)清华MBA创业大赛创业相亲会在清华经管学院成功举办。此次创业“相亲会”是2017年清华MBA创业大赛的首场大型活动,也是重头戏之一。清华MBA各级在校生、2017级预录取新生、各级校友、教师及校外创业投资人士等4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相亲会,并现场进行了创业项目的展示及合作洽谈。
本届创业大赛的对接项目达到99个,较去年增长20%,项目覆盖TMT、消费服务、农业、环保、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教育、旅游、能源、社会创新等各行业、领域。今年,对接项目的成熟度高,为此对接会还吸引了联想之星、启迪之星、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英诺天使、复星昆仲、华创盛景、真顺基金、华图资本、国科嘉和、PLUG & PLAY CHINA等投资机构的近40名投资人来到创业相亲会现场,大大提高了清华MBA创业大赛的专注度。
今年,为了突出本届创业大赛“融合”的主题,主办方特别将往年的“项目对接会”改为“创业相亲会”。为了提高参与者在 “创业相亲会”的参与感,主办方还根据参与者的角色不同提前制作了各色胸牌,分别标以“投资人、CEO、 CFO、CTO、CMO、COO、CXO、吃瓜群众”等字样,既增加了趣味性,也方便创业项目和投资人以及运营人才的对接。
创业项目相亲会共分成三个环节,依次是创业圆桌分享会、创业项目路演、创业项目现场洽谈会。在现场展示环节,主办方还邀请了海兰信(300065)、梦之城、大朴网、问卷网、西特优等几家MBA校友的创业企业来到现场进行展示,在展示MBA校友创业项目风采的同时,希望激发在校MBA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信心。
创业圆桌分享会
首先召开的是清华MBA创业圆桌分享会,由熔点学院CEO师涛(MBA2011-P3)开场并致辞,鹦鹉螺CEO胡宇东(MBA2011-P3)主持。参与圆桌分享会的校友嘉宾有:启迪之星创投总经理刘博(MBA2009-I1)、大数据文摘CEO汪德诚(MBA2011-P2)、罗勒轻食CEO房蔚(MBA2013-P3)、悟空租车首席营销官朱旭(MBA2015-P2)。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张磊老师出席了圆桌座谈。

随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位嘉宾就创业感受、从投资人角度看早期创业、MBA是加分还是减分、创业经历中“最苦难”的时刻进行了分享。创业圆桌座谈上嘉宾们的创业分享获得了全场的热烈反响。

主持人胡宇东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请嘉宾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业感受。同时,他问道:“决定创业的刹那或许犹如人们相恋时心动一刻?各位校友有没有在这一刻下定决心开始创业?”
汪德诚介绍说,读MBA之前他是职业经理人,上学期间选择了创业。MBA学习让自己从迷茫到清晰,知道创业发自内心。最初兼职创业,虽然风险低,但最大问题是错过时机。去年春节后决定全职创业。
房蔚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考入MBA前,2009年他就辞职来北京创业,时年24岁。最初与台湾一个品牌合作,开了一家饮品店,成为北京市场的运营商。几年后他希望读MBA提升自己。创业的决心从未动摇,目标也从不模糊。那个动心一刻也如期而至, MBA进入了他的人生。MBA毕业后,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罗勒轻食。
朱旭也回忆了他创业的过程,在读MBA前他从事汽车金融工作,前景光明。读MBA的初衷则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拓宽战略视野。在备考MBA时,他接触了不少学生创业者,被他们的昂扬激情与执着奋斗所感动。他们描述自己的工作事业,决心改变社会生活。这种精神面貌为职业经理人所不曾体验。那时他在奥迪工作,感到发展有限。通过MBA面试后,他就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准备一起创业。应该说,准备MBA的过程就是那个心动时刻,激发了他深藏许久的创业梦想。
胡宇东说,清华MBA让人交叉感染:汪德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房蔚属于“借船出海”,朱旭则被感染。
此时,他将第二问题先抛给了刘博:“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什么类型的早期创业者最被看好?”
刘博觉得,所谓心动时刻既可能是一见钟情,也可能是日久生情。创业异常艰难,荆棘丛生。创业的心动时刻是创业者对一份事业的责任,是选择,更是坚持。她说,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区别在于获得价值的方式与多寡。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创造价值。无论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整合好手中资源,坚持不懈,最后都会有感动。很多创业者几经波折会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努力使它蒸蒸日上,此刻选择已不再基于利益,而是更大的价值平台。
胡宇东谈到,真正理解创业精神、创造价值,就不会简单地划分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如果人人具有创业精神,人人就是创业者,成为事业成功的一份子。一个话题很典型:“如果有人收购你的公司,你卖不卖?” MBA是推动职业经理人学习、教育和成长的一个过程。社会上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主张招聘MBA担任CEO,因为MBA主修管理。另外一种是,绝不找MBA一起创业,因为他们不接地气。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于是胡宇东问:“MBA在创业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
朱旭认为,MBA是总结过往人生的过程,有助于更好规划人生、明确方向。读MBA有利于创业之处,是在创业过程中认识自己。不少MBA同学阅历丰富,他们作为知心好友,会在自己感觉不可一世、天下无敌时,善加提醒、矫正,使自己头脑清醒,看清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稍加踽步,集中发挥自身优势。MBA也存在缺点,比如不接地气。有些投资机构会考虑创业的专注点,MBA接触广泛,但或许并不专注。但经管学院提供大量资源,足以弥补这些缺点。
房蔚认为,通过读MBA提高了自己在创业管理方面的技能,学会了如何驾驭团队。他强调,创业如同航海,MBA给予创业者一个罗盘或一张海图,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辨别方向,破浪航行。但在航行中,除了方向,还需依靠直觉处理各种状况,而这并非罗盘所能解决,罗盘仅仅是参考。他说,读MBA本想看清世界,意外收获却是认清了自己,技能掌握越多,就越相信直觉。重要的是设计一条路线,驾驶航船。比如之前做品牌,直觉发现市场遇到了瓶颈,却不知走向何方。2014年他开始经营罗勒轻食,本意希望向健康饮食方向发展。最初主营西餐,并获数据支持。但之后主营符合中国人习惯偏好的中餐健康饮食。所以,工具、反馈并非始终有效,有时需依靠直觉。
汪德诚:在初创期,创业团队至关重要,直接关乎项目成败。他说,目前招聘不以MBA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用人用其所长,合作需一段时间磨合。MBA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放眼多彩的世界,懂得拒绝诱惑,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胡宇东插话问刘博:“从投资人视角,MBA属于加分项目,还是一个减分项目,MBA负载什么信息?”
刘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MBA教育是通识教育, MBA学生、校友视野开阔,把握机会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很强,这是优势。但劣势也明显:清华MBA有先天优越感,在创业的“从0到1”阶段欠缺专注和热情,先天有所缺失;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从“1到10”阶段,因为MBA在这阶段是寻找创业机会,更需要理性思维。MBA多是看到盈利的潜在机会后去创业,很少认为一项事业有价值,为了这项事业成功而去创业,因而缺少了一点情怀与专注。MBA在公司中的优势是善于整合资源,擅长资本市场运作,如果有实际运营力、执行力就更好了。因此优劣皆有,因人而异,在座的创业者从0到1表现毫不逊色。
胡宇东稍作归纳。创业首选需要技术与能力,毫无疑问,这方面清华是全国佼佼者;其次需要管理者,而纵观清华,在管理方面最富实践经验的是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随后,他请校友嘉宾描述分享一下创业经历中“最苦难”的时刻。
汪德诚首先谈到,去年3月1日他开始创业,一年多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的过程。去年5月第一个合伙人加入后,很快发展到如今的十几人,责任感、压力感顿生。免费和收费有天壤之别,粉丝的期望与要求迥异。他深刻悟到,有几十万粉丝并非具有影响力,真正的影响力要看有多少人愿意心甘情愿地付费。
房蔚认为,创业过程没有一天不痛苦、不困难。创业者每天“都在虎口和火坑之间做抉择”,他感触颇深。MBA同学曾说,创业者要有曹操兵退华容道的心态。这几年最惨痛经历是通知合伙人关掉之前的店,从头开始。更为惨痛的是,2010年底与合伙人的方向不一致,于是他决定离开,在后海开了第二家店。2011年元旦,债务缠身,资金告罄,女朋友分手……,他几乎难以为继。但如今回忆起来,这段创业时间却是最快乐的,因为他做了自信最正确的决定:走自己想走的路。在后海,风凛冽,水刺骨,他制作销售饮料,看着客人买饮料,那一瞬间内心无比欢乐。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东西,令人快乐。以前制造一杯饮料,现在正创造一个品牌,以后还要提供更丰富的产品,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朱旭介绍说,每个创业者都有最艰难的时刻,创业伊始,他曾推出一个限号车的租车方案,刚好碰上APEC峰会,单双号限行,于是他打算选一个小区,推出限号车租赁套餐。在一个封闭式小区,准备投放彩页广告,结果保安不让进。在凌晨一点,趁保安打盹之际,跟着一辆车,抱着物料他们潜入小区,在一辆辆车上插放彩页,到凌晨3点已完成了2000余辆车,迅速录入数据。因为是做自己的事,不觉得苦。创业过程正是创业者的成长过程。
胡宇东问刘博:“师姐,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面对创业者的死生苦乐,怎么看?”
刘博认为,任何苦难,都需强大内心去支撑,越痛苦越好,一旦经历过来,成长空间会非常大。如果站在投资人角度看待,苦乐是心态问题。刚听创业者讲述这些细节,觉得他们很幸福。只有艰难、痛苦的时刻才能记得住。很多人觉得投资人很幸福,她却觉得,作为投资领域的职业经理人,替别人理财,下上都苦。但刘博认为创业者是主角,投资者是配角,不应喧宾夺主。职业经理人,用创业的精神工作,更需要磨炼自己的心态。
最后,胡宇东做了总结。管理并不虚无缥缈,而是一种专业技术能力,商学院MBA教育将管理更加专业化、标准化。中国创业成功率之所以低,是因为国内缺乏具有创业精神的职业经理人。其实MBA投入创业中,无论是创始人,还是职业经理人,只要有创业精神、职业精神,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积极进取,都是中国创业大潮的一员。他希望通过MBA创业大赛,让更多同学关注创业、投身创业,也期盼MBA群体能成为清华专业技术实现商业化的桥梁,让专业MBA教育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更强劲的助力。他相信,在共同努力下,未来一定会让它成为现实。他期待今年创业大赛,看到参赛伙伴们的优秀表现。

活动现场
创业项目路演
在随后的各创业项目路演环节,清华MBA各级在校同学、2017级预录取同学、各级校友及参会的投资人前往院内的四个路演场地进行创业项目介绍和展示。99个创业项目中的82个项目分别依次登台展示,用PPT进行项目介绍及希望对接的人才、资源和合作期望。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四个路演场地几乎都挤得水泄不通。每个参加路演的创业团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虽然时间非常有限,但创业团队都丝毫不放弃每个团队仅有的5分钟时间,把握机会,争取招募到合适的合伙人,也争取投资机构的亲睐。

这是一次非常圆满的创业项目路演,每个路演房间到最后一刻,整个房间都还是满满的,高质量的创业项目深深吸引了所有创业项目相亲会的参与者观看到最后。

路演结束之后,不少投资人与创业团队进行了面对面的接洽,在索取了创业计划书的同时,有的还约定了下一步的洽谈时间。此外,对创业项目感兴趣的MBA同学也与创始人开始了在指定地点的现场洽谈。
创业项目现场洽谈会
创业项目路演之后,在舜德楼大厅及经管庭院中,每个创业项目都安排了一个展位,以便于开展创业项目现场洽谈。校友、学生、社会各界创业者、投资人也纷纷来到舜德楼一楼大厅和庭院进行交流,场面热烈、融洽。其中,易咖全自动现磨咖啡机、边走边淘、智能制造管理和生产系统、映马云池零农残恩施硒茶、大朴网、梦之城等展台人头攒动,最受欢迎。创业项目现场洽谈会将当天的“创业项目对接会”带入最高潮。







【关于2017清华MBA创业大赛】
2017(第三届)清华MBA创业大赛由清华MBA教育中心和清华x-空间(清华x-lab)共同主办面向全体清华MBA在校生的创业大赛。大赛旨在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培养MBA同学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为清华MBA同学创业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
本届创业大赛包括创业项目对接会、创业讲座和课程、创业项目咨询、初赛决赛等环节,合作机构包括联想之星、启迪之星、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清华x-空间(清华x-lab)创业DNA基金、AA加速器、清创孵化器、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熔点学院、帮帮团。
创业大赛专题页: http://www.mbachina.com/zt/2017/qhc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