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下午,2018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大赛期间,《管理案例研究实践》第三次课程拉开序幕。课程由责任教师、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于春玲教授、金融系高峰教授、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孟菲、郭佳、李承文等老师、MBA教育中心主任马嘉等老师参加活动。 品牌挈领,开拓“战略公益”绿色版图 案例企业伊利集团与MBA同学共同研讨“绿色产业链与可持续发展”案例。于春玲教授、马嘉老师、孟菲老师等出席活动。伊利集团公共事务经理冯岳峰、李慧先后进行分享并回答同学们提问。伊利集团塑造企业品牌,引领行业发展,持续稳居亚洲乳业第一。通过分享,同学们把握案例要领:伊利集团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绿色产业链,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构建战略性公益;同时通过发展社会公益,提升伊利品牌,动员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同学们还了解到,伊利瞄准“用全球资源,做中国品质”的企业目标,在开创成效、专项研究、赋能培训、管理体系、创新实践、公益行动等方面均获长足发展。在后续问答环节,同学们与冯岳峰、李慧展开充分交流,共同探讨了战略公益的开展流程、研发创新、品牌传播策略、成本控制、奶源保障等
2018年11月7日晚,2018清华MBA校友导师项目(AMP)启动仪式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418室举行。82位MBA校友导师来到现场,参与仪式启动。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徐心教授,院长助理、院长办公室主任、校友发展中心主任、学院校友会秘书长教方兴老师(MBA2008级),MBA教育中心主任马嘉老师出席启动仪式。MBA教育中心学生发展部杨柳老师主持活动。副院长徐心教授在致辞中首先简要介绍了学院近期的发展动态,包括三件重要事项:一是今年8月23日清华经管学院行政换届宣布会举行,标志学院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著名经济学家白重恩教授出任经管学院第五任院长。同时,学院各教学与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完成管理轮岗。二是经管学院新楼即将于两三年后拔地而起,一座气势宏伟的现代化新楼将呈现在校友们眼前。三是10月12日学院顾问委员会第19次年会顺利召开。会上一项重要议题是 “学院的国内与国际拓展”,“拓展”强调内涵式发展,旨在增强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徐心教授致辞)随后,副院长徐心教授阐述AMP的作用与意义。他谈到,清华MBA项目的持续发展需要校友们的广泛参与、支持,这与MBA的教育本质息息相关。今年是AMP开展
2018年8月20至25日,在清华经管学院段志蓉教授的带领下,清华MBA芬兰实验室(FinLab)项目团队前往芬兰首府赫尔辛基进行项目汇报和政企参访。今年的项目合作企业分别为MIP Electronics Oy(以下简称MIP)和Wirepas Oy(以下简称Wirepas)两家芬兰本土公司。 MIP的核心业务是为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提供烟气浊度计(Opacity Monitor),是一家具备独立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的高科技厂商,对潜能巨大的中国市场十分重视。在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Business Finland)的引介下,MIP成为清华MBA芬兰实验室项目的合作企业。清华MBA芬兰实验室项目团队由何珊(17GMBA)、刘洋(17PMBA)、王敏(17GMBA)、汪芊州(17GMBA)四位同学组成。2018年4月伊始,清华FinLab团队与MIP的合伙人Jouni Lukkari一行在北京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成功对接。4月-8月项目实施期间,清华FinLab-MIP项目团队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广泛开展文献研究、政策和行业研究、学界和行业访谈、
2018年10月31日晚,2018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大赛《管理案例研究实践》课程第二讲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401开课,由北京智信创元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立翼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沈拓老师详解“如何成为企业变革发展的推动者”。课程由课程责任教师、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于春玲教授主持,她在介绍嘉宾时说,沈拓老师是清华经管学院MBA的优秀校友、咨询业的资深专家,在咨询、研究、投资等多个领域都有出众表现,是令自己感到敬佩的人,他也是一位热心的校友,今晚将与在座的每位学子交流“如何成为企业变革发展推动者”的专业认知。课程正式开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变革推动者的真实价值。沈拓老师认为,“变革推动者”的职业角色的本质是“运用专业特长,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一个人的职场成败主要取决于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样,企业发展中会出现不同的“坎”,变革推动者能否促使企业“破局”进入“第二曲线”,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解决问题包括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制订方案和落地实施。定义问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深入理解问题,如爱因斯坦所言“你
2018年10月24日晚,《管理案例研究实践》课程在舜德楼401正式开讲,2018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大赛同时启动。今年的课程和大赛强调经验交流、突出实践学习,充分体现课程和案例大赛注重成长、强化实践的特点。清华MBA教育中心主任马嘉老师出席活动。首先,课程责任教师、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于春玲教授介绍了《管理案例研究实践》课程大纲及学习要求。在管理案例教学方面,她提出“两个超越”,即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管理实践超越了管理理论,一些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已超越西方企业。她还指出,《管理案例研究实践》课程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研究、实践、跨院系融合。在案例选择方面,她强调此次课程的案例极具鲜活性:案例源自不同行业,是企业正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她总结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鼓励学生跨院系组队参赛,以打造跨学科、跨院系、跨文化的沟通平台。(于春玲教授介绍课程大纲、学习要求)接下来,清华MBA教育中心案例大赛的负责老师孙绡冉介绍了案例大赛的日程安排、企业调研活动、评审标准、奖项设置等信息。她介绍说,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大赛始于2005年,是覆盖清华大学所有院系的校级中英文双语的公益赛事,今年为第十
2018年9月30日-10月7日,在朱玉杰教授和张荆英老师的带领下,清华经管MBA同学一行21人前往台湾政治大学,参加“两岸商务观察课程”(Chinese Mainland & Taiwan Business Perspectives)学习,两岸老师和同学共同渡过了一个充实、欢快的国庆假期。“两岸商务观察课程”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台湾政治大学商学院合作的MBA学生短期交流项目。每年由双方分别选拔20-24位MBA学生参加本项目,参加学生将分别访问大陆和台湾地区进行校园学习、企业参访以及其他文化活动,从而加强双方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增进大家对两岸商务、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了解。此次课程共分成五个小组,针对不同研究主题开展研究讨论和学习交流:1、互联网/大数据对商业模式的影响;2、两岸金融环境分析;3、两岸老年产业发展与商机;4、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两岸重点企业介绍;5、两岸创业环境与机会。10月1日下午,清华同学首先汇报了本组课题的行业调研报告,台湾老师和同学积极反馈和补充了很多相关行业信息,大家热烈地贡献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课堂精彩纷呈、掌声不断,就此愉快地拉开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