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 · 秋游

年末将近,同学们都满负荷运转着,繁忙总是大同小异的,年度总结、新年规划、绩效评估。周末相聚在伟伦楼,早上8点50到晚上10点被密集的课程占满,Presentation、商业伦理课周记、DMD考试复习,一切都在让时间管理成倍地变难。

 

尽管时间极度紧缺,「念念清杉班」的同学们仍然选择在国庆后的一周,前往北京近郊秋游。10月17日,穿上「新班服」在东南门合影留念后,大家踏上了前往延庆的旅行大巴。


2.jpg

 

班服,友谊的时钟

 

出发前,同学们都领到了20P3的班服,它是继胸针、帆布袋、笔记本之后,又一件重要的班级文创品。


3.jpg

 

班服由非著名设计师刘畅班长主导设计,与文创小组心怡、寅宏、辰曦共同创作完成,感谢他们对班级文化建设所做的倾情付出。

 

谁是彭于晏?

 

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大家一边接龙、一边唱歌。接龙的主题从动物园、植物园,到俄罗斯、北京特产,再到成语接龙、诗词比拼,同学们的词霸、诗人、麦霸属性逐渐显现。


5.jpg

 

中午11点30分,到达「朋鱼宴」,这是一家延庆的特色灶台鱼。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口感细腻的鲜嫩鱼肉,搭配微甜锅贴子,鲜美、不腻。

 

6.jpg

 

同学们聊生活,聊行业,聊海外工作的见闻。我们从天南地北而来,深耕在各行各业之中,每一行都有精彩的故事。世俗的成功永远只属于少数人,但奋斗者的历程却各有各的精彩。

 

疫情爆发以来,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与更多新机遇的显现,「长期有耐心」与「看短期收益」之间实现再平衡,他们容易受焦虑的驱使,趋向零和博弈。

 

跳出固有认知范围的沟通、交流,是打破路径依赖,将零和转为双赢的一种绝佳方式。打开一瓶北冰洋,品尝到从未有过的甘甜口味,其实是内心的愉悦产生了外部性。



冰壶,成就彼此

 

冰壶起源于苏格兰,14世纪苏格兰流行在冰上进行一种类似地滚球的游戏,16世纪开始出现冰上溜石比赛。苏格兰至今还保存刻有1511年份的砥石(即冰壶)。


10.jpg


冰壶的规则很简单,尽量让更多我方的壶靠近圆心,即可取得更多的分数。如何在比赛中抢占先手、进攻圆心、战术性防御,考验着团队的协作性、策略设计。

同学们分为四队:

·         「赤诚爱国的火红中国队」

·         「美国队长带领的美帝队」

·         「戴牛头头盔的挪威队」

·         「还有一身土豪装扮拍照十元的沙特土豪队」

 

 

教练详细介绍了冰壶运动的历史,以及冰壶的玩法、规则,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冰壶,听得非常认真。简单的热身赛之后,开启正式的积分制循环赛。

 

15.jpg

 

冰壶的低门槛、高趣味性、重协作,大幅提升了同学们的参与度。胜负并不重要,即使是聚精会神地远离「信息茧房」两个小时,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随着对规则、策略的理解逐步深入,同学们快速地磨合出了高效的分工和合作的默契,后半程每局的分差都不大,各队的能力都在不断提升。


最终,经过三轮循环赛,挪威队以12分取得了冠军。

 

19.jpg

 

本次游戏让大家感受到了冰壶运动的魅力,也更加体会到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不到最后一掷,结果永远是不确定的。

 

冰壶运动会我们组是第一,上次运动会我们组也是第一。这次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在第一、第二局马上根据教练及时讲解的规则,商量出战略战术,我们每个人都参与,每局平均分配一次掷壶。

当玩儿到第三第四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学劲儿小扔的近,有的劲儿大扔的远,有的扔的比较准,有的擅长撞击,就把分工精细化,每次掷壶根据战略出人,打团队配合。

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就看每个人放在什么位置,怎么让团队作用最大化,以及尽量让每个人都参与,除了击中球的乐趣,更多的乐趣是团队的掌声和欢呼、鼓励。靠小聪明赢了的感觉还挺爽的。——孙源

 

游戏结束,同学们合影留念。“心心清杉,念念华帆”,紫色的旗帜上,浩瀚星辰隐隐可见,那是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20.jpg

 

举杯,敬明天

 

晚餐在运动场旁边的宴会厅,同学们早早落座,准备补充下午消耗的能量。「减肥」?今日份暂停。

欢声笑语、觥筹交错,唱起生日歌。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愿我们都永远年轻着。

 

21.jpg

 

我们举杯,

致敬这一年的努力,时光不负奋斗者。

致敬明天,因为我们所有的可能性,都藏在明天。

致敬亲爱的宝贝老师,感谢你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班级,希望我们都能越来越好。

 

22.jpg

 

【完】

附1:同学感言

我会记得

那季秋的层林尽染

那季秋的无言感动

记得一起过的生日

也记得一起唱的歌

记得那片星空

也记得多么不舍

——邱丽

 

附2:班委感言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能让MBA同学留下深刻记忆的活动一般都得过夜。那么能让同学们留下最深刻记忆的一定是第一次集体过夜。为了在金秋十月的北京Make it happen,以班长刘畅为首的班级筹备小组应运而生。

确定了「深刻记忆」为第一性原理,班级活动的细节逐渐丰富:

怕大家过夜睡得不好,选了所有方案中最好的酒店

怕路程遥远开车辛苦,集体大巴校门口等

怕十月的延庆晚上冷,创意满满的秋冬版班服一天三催的赶出来

怕大巴路上太单调,安青班长喊破嗓子也要唱“今天天气好晴朗”

怕大家吃的不好,极具特色的延庆朋鱼宴伺候

怕户外徒步太远还不够热闹,有趣又好玩的旱地冰壶上

怕晚上吃喝没氛围,“朋友圈十一摄影大赛”、寿星猜猜猜、还有神秘小游戏助酒

怕喝酒喝不够,君平自酿的葡萄酒管够

怕睡前太无聊,K歌、桌游、麻将随便走

怕早起赶路没饭吃,协调酒店早点早开张

怕...

筹备组织一次班级活动要考虑的细节非常的多,大家平日工作也都比较忙,常常都是晚上十一点后班委们才开会讨论筹备计划、分工和细节,然后再分头去落实。

累但快乐着,一想到全班能一起出去开心一起浪,一起为这段期间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若干年后大家再次欢聚时,提到2020那个十月,再次想起欢声笑语。

——刘三洋

 

文案/责编:代艺

采编:刘畅、孙源、王志超、邱丽、刘三洋

图片素材:陆寅宏、邵心怡、代艺、王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