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变只为心中的坚守
2005年,许凌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工行总行信用卡中心,参与风险管理、量化模型、授信策略等业务。2008年,加入荷兰银行中国总部,参与筹建消费金融中心,先后负责消费金融信用风险和私人银行操作风险管理。2010年,加入华夏银行总行卡中心,建立了易达金消费贷款业务。2013年9月,许凌加入京东集团,参与京东金融筹建,建立了消费金融体系。从银行到互联网企业,许凌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4年前一个偶然机会,原工行同事向许凌提及清华MBA,之后,许凌一琢磨便心动了,他想借着学习机会把知识圈、学术圈、职场圈联通起来,改变过去交际环境单一的局面,更多地结交金融圈内有识之士,开拓思路。2012年,许凌考入了清华MBA在职班。
清华MBA,求变中带来脱胎换骨
清华MBA是深植理念情操的沃土。与许多人一样,许凌读清华MBA,渴望自我求变,渴望汲取纯粹的清华精神。他认为,人生道路长远,基于共同价值追求而凝结的思想感情,会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素养,会比单纯吸收学术、职场资源更有价值。因为专业知识、职场经历是在具体领域获得的本领与认知,而最终起到人生指导意义的还是理念和情操,这带来的改变会令人终生受益。
清华MBA正是导向成功人生的舞台,是沉淀人文情怀的课堂,是提供情商教育的场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人文精神与君子风范感召激励着莘莘学子,他们来到这里,在陶熔鼓铸中感受春风化雨的力量,悄然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也许即便不通过清华MBA平台他们也能相识,但那意义相去甚远。在清华MBA影响下,未经塑造的习性、印记,如市侩、庸俗等色彩都被剥离;每个学子努力搭建、善加维护清华MBA平台,共同回归人性的真善美;在共同价值认识基础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携手创造社会价值。这是清华MBA的最大价值。
清华MBA提供职业转换、华丽转身的机会。许凌认为,清华MBA破除了职业转换中的意识窠臼。假设他未读MBA,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变化不会如此之快、之大。三十岁时他在银行里虽已处于不错的位置和状态,也常会想到进一步拓展职场、创新创业,但囿于银行体制约束、思维惰性,会担心一旦跳槽不成功的机会成本。在课堂上,老师讲述伟大公司的初创与成长历程,同学特别是学生创业者之间分享经历,他才发现他们创业前的机会成本比自己还高,却勇于迈出这一步。正因为清华MBA拓宽经济视野、商业视野,也鼓足许凌以更大的勇气求变。
清华MBA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清华MBA采用鲜活的案例教学方式,提供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案例教学课程实践性、独立性很强,这使许凌更懂得根据自身意愿独立思考、选择,这一过程是在学习中主动沉淀,取精用弘,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而非在事后翻阅课本。当一个案例完成后,许凌会觉得自己所在小组的制作展示已很完美。然而他发现另一组展示时,视角迥然不同,但却触类旁通,才知同一事件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处理、解决。这对他启发很大,无形中他也将这些积极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工作中去。清华MBA会提供大量机会、例子,让他反思自身短板,并提供内容、资源加以弥补。
清华MBA训练运用科学方法、理性思考。在本质上,当代社会是数字化经济社会,包括统计、互联网信息、数据模型等方方面面。许凌的专业是数学,实际用途甚微,而逻辑基础、对数字的感知力、推导过程,更多是在学习中训练出来的。清华经管学院谢德仁、杨之曙、肖星、金勇军等老师深谙所授课程,课程中揭示的具体方法或规律往往被他们上升总结为一般方法规律,指导、推动人生发展。许凌也常对团队下属说,真正高明的管理者能适应任何不熟悉的新领域,善于快速掌握一般规律,充分合理调动各种资源。
求变与坚守,从传统银行到消费金融
入学第二年,许凌已拥有在银行9年的消费金融经验,包括信用卡、消费贷款、风险管理、授信策略等,他不断研究消费金融的历史及发展方向。其实,美国诸多大型消费型企业旗下均设有自己的金融板块,消费金融与消费场景、消费公司关联密切。如美国运通由早期一家快递、旅行公司,发展为如今的顶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通用电气(GE)则拥有GE金融,亦由GE消费品部门延伸发展而来。看准这一趋势后,2013年9月许凌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京东集团,参与京东金融的筹建,希望能在消费金融事业上大展拳脚。京东金融的企业文化和团队调性正符合自己的预期:给予了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用户、数据、技术等所需资源充沛,具备开展大数据风控的基础条件,而且,依托电商平台,拥有天然的消费场景并更接近消费者。
许凌在荷兰银行时就开始管理团队,因此有多年的管理经验。他认为,管理有三层涵义,即管事、管人、管自己。管理中理人如同理事。他常说,管事时多使用数学等科学方法,而管人时多运用经验手段。其实,人人都是管理者,即便员工,管的虽是事务与时间,但无非是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开列优先级,在做某事时恰当地与他人沟通,深思熟虑,避免重复返工。他认为,管好自己最难,这需要认知、调节自己的脾气、心态,处理事情要能分得清轻重缓急。企业管理者需将主要精力用于战略思考,管好自己尤为重要。不同阶段,管理也有侧重不同。比如,他在制度规定十分完备的银行体系内工作时,只需接受、适应与执行,在执行层面进行微调、优化。他说,管理不应只被视为权力,它还意味着责任,涉及权、责、利,因此需要建立制度保障,要善于用更优的激励机制与长远规划等妥善地经营团队,留住人才。管理经验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他在上学时时就有意识历练管理能力,如在北航本科时,他就和同学发起组织了由北京各高校参加的网球公开赛。
在京东金融,许凌以创业者的心态,把业务当作自己的事业,组建下属部门,按公司事业部模式推进,亲自负责市场、产品、风控、运营等业务,从每个员工的招聘、薪酬到定岗培训等各项成本、业务的收入核算乃至文化建设,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说,在大体系内创业压力极大,比独立创业还要艰苦。一是在成熟大公司,多以规章制度加以约束;二是大体系对团队期望值高;三是面临外部对创业公司激烈的竞争。京东金融属于京东集团旗下公司,实则算是一家创业企业,京东集团目前包含商城、金融、技术三大板块。京东金融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后,两年多时间从成立时的一百多人发展为目前的4000多人,创造出近人民币500亿元的价值(年初A轮融资10亿美金后估值470亿元)。
许凌长期关注研究金融新趋势、新热点,也留心传统银行的变化。他一直认为,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数据、技术的变革和应用上提升了金融的效率,但金融的本质并没有变化,这其实就包含了求变与坚守的辩证关系。金融机构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理念与效率,这方面应当坚持;改变是寻找新的领先技术、新的资源配置方法参与其中,提升效率。京东金融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辩证关系,坚持以金融科技为定位,求变创新围绕科技(互联网只是当前的科技手段之一)。他认为,人也要在求变中坚守、在坚守中求变,一味坚持是固执,一味改变则是无本。这也正是清华MBA带给他的启示:时代在变,人也要拥有主动求变的勇气和精神,然而求变是为了不变的信仰与追求,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执念与坚守。

最后许凌说,清华MBA平台并非仅由清华给予,更是清华构建了这个核心。清华MBA的多姿多彩是无数师生长期共同的奋斗与奉献。显然,如果离开了学生们的奉献,此平台的价值与吸引力都会下降,所以每位MBA学生都应发挥主人翁责任感与能动性,勇于尽义务、做贡献。海外一流商学院不只强调学生在校的两三年表现,而是注重长久的互动反馈,包括学生、校友的持续贡献。
采访:陈芳、万军
撰稿: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