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清华MBA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在清华大学建华楼以“解码中国情境下的未来产业”为核心议题,邀请权威专家深度分享,为在场50余位清华MBA学子、理工科研究者及创业者搭建了思想碰撞与资源链接的平台。同时举办俱乐部新旧换届的仪式,延续了俱乐部“聚力同行,创新无限”的核心宗旨。

一、换届明向:承续初心,锚定科创管理新目标

活动伊始,首先回顾了清华MBA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的发展历程与核心价值。作为清华MBA教育中心直接指导、依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的专业社群,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搭建科技创新理论与企业实践的桥梁”为使命,通过科创专题讲座、企业参访、读书会、实践探索四大活动矩阵,已累计组织20余场高质量活动,其中包括6场科创专题讲座,3期科创实践探索,3场企业合作参访,12期科创读书会,活动覆盖1000+人次,沉淀了包含20+位专家、多个覆盖全球以及中国本土领先创新行业案例的核心资源库。

在换届环节,俱乐部创始主席苏蕾(2021级P3班)做了总结和感谢,新一届俱乐部主席郭锐(2024级P3班)介绍了新一届俱乐部核心成员的组建思路,延续“学术+产业”双轮驱动模式,围绕“未来产业”,聚焦新信息技术科技,新医疗科技,科技金融,科技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科创俱乐部从清华向全国,从中国向世界的科创生态建立愿景。她强调,俱乐部聚焦的 “科技创新管理”,致力于与热爱科技创新的大家一起成为懂产业,能科创的同频伙伴,期待从根源解决科创痛点,为技术、产业、资源 “搭桥梁、建体系”。推动俱乐部从“学习型社群”向“价值创造型平台”升级。

二、专家赋能:解码未来产业的中国逻辑与实践路径

本次活动特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未来产业:引领创新的战略布局》合著者朱子钦老师,围绕该书籍作主题分享,从理论、方法、生态三大维度,为参会者拆解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密码。

朱子钦老师指出,不同于国际传统路径,中国未来产业发展依托“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再造-制度突破”三位一体体系。他介绍形成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引领能力是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呈现载体,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长期聚焦点,更是企业赢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制高点。朱老师为现场大家阐释未来产业的概念:由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形成的,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跃迁起到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的超前布局产业,比如未来能源、尖端医疗等。

三、精准布局的方法论:从“识潜点”到“精决策”,从“配要素”到“推伙伴,建生态”

针对“如何科学预见产业风口”的核心疑问,朱子钦老师揭秘了国家重点研发平台的运作机制。他提到,平台通过开发人机混合智能预见算法,实现未来产业全领域动态扫描和前瞻预见,依托清华大学未来产业协会,以未来产业矩阵为基础,该平台逐一定义未来产业,逐步构建全领域未来产业数智词典,突破系列算法,自主构建未来产业知识计算引擎,并且聚焦培育需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全要素融合,推伙伴,建生态,强化“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推动政产学研用服高效协同,持续赋能未来产业培育的多攸关主体。

四、互动碰撞:聚焦科创实践的痛点与破局思路

分享结束后,现场互动环节围绕“未来产业落地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参会者结合自身领域提出疑问,朱子钦老师与俱乐部核心成员共同解答,形成多场精彩对话。

本次俱乐部活动及换届仪式既是俱乐部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一次“产学研用”协同的生动实践。参会者纷纷表示,不仅明晰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更通过现场对接获得实际资源,同时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还为参会的同学们准备了包括《未来产业》在内的诸多科技创新管理书籍作为现场互动礼物,期望诸位参会的同学们能够从阅读科创书籍开始,讲科技创新管理的理论与产业创新实践相融合。未来,清华MBA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将继续依托清华的学术资源与校友网络,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举办更多聚焦未来产业、硬科技创新的专题活动,推动科技创新管理理论落地,为成员赋能、为产业赋能、为国家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