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清华MBA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主办的《科技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题讲座在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1102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是今年以来,俱乐部举办的第五次专题讲座。我们邀请到清华MBA科技创新管理俱乐部创始主席苏蕾女士为大家分享。苏蕾女士以丰富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深入剖析了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紧密关系,以及知识产权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技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理念和实践。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姐的讲解,他们对知识产权基本概念以及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科技创新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实践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讲座过程中,现场参与的同学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认真聆听分享,积极提问和互动,并且分享了各自的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启示,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分享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大家意识到,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确保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才能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本次讲座以线下和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同步举行,现场参加的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表示收获满满。
以下是分享内容概要,整理在此以飨读者: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保护

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知识产权是法律对智力成果、创造成果赋予保护产生的一种权利,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英国在1623年的垄断法规中规定了专利法,随后美国、法国、荷兰、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专利法。现在,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

主要讲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专利法的出台,再到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的成立。中国知识产权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相比,发展时间较短。分享中重点介绍了专利制度的作用,包括公开和保护两个基本功能。公开功能可以促进全球技术信息的互通,提高创新起点;保护功能赋予专利权人一定时期的技术垄断权,鼓励创新资源的再投入。
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

主要讲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专利技术许可实现技术大规模推广和应用。以朗科公司为例,通过研发获得技术成果,申请相关专利,取得专利权后,向使用朗科闪存技术的企业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从而促进新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关系非常密切,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美国将知识产权纳入宪法,强调知识产权是为了激励创新和冒险而设计的。美国从19世纪开始,从技术进口国转变为技术出口国,知识产权政策也从弱保护转向强保护。这一转变反映了美国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求,即在技术落后时需要大量复制和借鉴,而在技术领先时则希望掌控核心技术。历史上,英国、西欧、日本、韩国等国家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使得国家的创新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高通公司利用其专利技术,如芯片和通讯标准,要求全球手机厂商支付专利授权许可费,收费标准为手机整机售价的3%到5%(俗称“高通税”)。尽管这一收费方式饱受争议,但全球范围内无法避免。诺基亚则通过专利许可获得高额收益,不再制造手机,而是专注于技术许可和诉讼。
美国知识产权价值及其对华态度

主要讲述了美国知识产权的价值体现,包括专利出售、诉讼和解和许可费等方面。美国企业破产时,其专利技术可以卖出高价,如谷歌曾花费125亿美元购买其他公司的专利。此外,美国对华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一直施压,指责中国盗用美国知识产权,要求中国政府加强保护。美国将知识产权作为贸易保护工具,对中国进行制裁,限制出口,甚至下发禁令。最终目的是限制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拖慢中国强国战略的实施。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挑战
中国在全球五大知识产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连续多年成为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然而,中国的知识产权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问题。此外,受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壁垒影响,全球知识产权贸易放缓,但中国竞争力有所提升。在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文化领域,中国的知识产权出口稳步提升。然而,中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较大,需要进一步改善。
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挑战分析
主要讲述了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情况。数据显示,海外专利风险持续增长,尤其是美国专利诉讼比例显著增加,增幅达到56.1%。中国企业不仅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还面临大量NPE公司和众多专利池的困扰。此外,跨境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诉讼也在显著增加。知识产权诉讼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市场声誉造成重要打击,影响企业后续业务运营、融资和品牌。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解析
主要介绍了华为、小米和快手三个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华为主张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通过交叉许可或商业合作解决争议。华为在持续创新投入中获得了大量知识产权成果,并与海外专利权人广泛开展专利交叉许可。小米强调持续高质量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多元化解决争端,以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普惠。快手以平等普惠真实向善的价值观驱动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实体竞争。
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理念

在当今科技发展和国际经贸的大环境大趋势下,企业知识产权应当秉承怎样的发展理念?分享强调了保护、尊重和开放三个关键词。首先,企业要保护创新,这是发展的原动力。其次,企业在知识产权发展上要有两种理念:一是尊重,即要尊重技术的原创者,让技术付费成为普遍规则;二是开放,企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要有好的技术,就要有拥护者,才能把蛋糕做大。企业要善于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推广和应用技术,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实践
主要讲述了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战略和实施。首先,企业应有明确的愿景,在此基础上制定知识产权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服务于企业的整体业务经营目标。其次,企业应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全周期来开展部署关键任务和落地执行计划。此外,企业内部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通过内外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解析

主要介绍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12345原则。其中,权利保护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包括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保护工作。同时,也要注意风险防范,避免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的产品下架、销售受阻、高额赔偿等风险。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知识产权工作

主要讲述了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知识产权工作。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来看,它分为价值创造、价值管理和价值实现三个阶段。虽然“专利创富”的故事很多很美好,但是当前阶段大部分中国企业缺少真正好的专利(技术够硬&专利质量够好),因此需要从保护好核心技术的角度首先构建好专利资产,才能期待未来的收益。
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出海战略
主要讨论了中国企业出海的问题,特别是在2023年,中国企业出海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如本次《清华管理评论》管理创新大会中,白重恩院长所言,中国制造业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较高比例,继续扩大规模会遇到很大的贸易阻力。因此,中国企业或许应该转向技术出口,而非单纯的产品出口。向上卷创新、卷研发,而非向下卷成本、卷规模。未来,中国企业将占据微笑曲线的最上端,通过技术和创新,以及品牌和服务,来获得高额回报。在人口红利不再的情况下,企业的优势不能再是“辛苦钱”,而必须是“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