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下午,春意盎然。在北京亦庄开发区,京东总部大厦迎来了一群由四十余人组成的特殊来宾,他们是前来参访正在蓬勃发展的京东金融集团(以下简称“京东金融”)的清华MBA学生,此次参访是践行MBA课外实践学习的举措之一,参访内容包含京东金融主题交流会和智能展厅参观两个部分。


参观京东展厅
进入大厦A座四层的一间会议厅后,京东金融主题交流会很快开始。在京东金融校企合作负责人张彦丽女士的主持下,交流会分为三个环节,分别由京东金融人力资源部王洪军先生向MBA同学介绍京东金融的基本情况及人才培养体系,人力资源部及行政副总裁唐智晖女士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清华MBA校友、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先生分享京东金融的业务,并回答同学们提问。

京东金融人力行政副总裁唐智晖回答学生问题
首先,王洪军先生概括介绍了京东金融的企业背景、商业模式、发展历程、战略布局、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等,还分享了京东集团的4S人才观、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京东金融的办公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京东金融招聘负责人王洪军介绍京东金融人才观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唐智晖女士回答了MBA同学关心的各种问题。她提到京东金融高度重视与清华的关系,今年校园招聘时,招聘任务之一就是在清华大学实现人才目标和专业上的突破。在回答如何看待从传统金融行业向互联网金融领域转型的问题时,唐智晖表示,主要取决于择业者的个人“基因”,表现为三方面素质,即在不同阶段“适度表现完美”并基于行动定位的平衡能力,短时间内抓住重点形成突破的强爆发力,以及敏捷思考、经受历练的勤奋耐力。具备这些素质,需培养良好的商业意识,具有团队奉献精神,并以行动导向注重日常学习积累,而清华MBA学生在学习阶段所培养的正是这样的素质。她还细致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类型人才的转换特点,以及进入京东金融之后应如何适应、如何取得成功的个人建议。
最后一个环节,许凌先生重点分享了京东金融的业务。他说,京东金融得以发展壮大的竞争优势在于,依托作为中国最大自营B2C零售商、电商的京东集团长期积累下的用户基础属性信息、购买行为与偏好、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构成了京东金融的大数据核心资产,京东金融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建立独立完善的风控和信用评估体系,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性、便利性、多样性的全面发展方向。许凌说,京东金融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主要源于京东金融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提升金融产品和风控环节上,从而金融因互联网而变得更高效、风控因之而更精准、数据处理也更加快捷。京东金融定位的未来价值在于,抓住科技的最前沿以驱动金融的发展。许凌还回答了同学们关于京东金融的“白条”等各种产品业务的具体情况。

京东金融消费事业部总经理许凌介绍京东金融创新实践
交流会结束后,清华MBA同学们集体参观了智能展厅,亲身体验了京东金融的智能产品。最后,同学们由衷感谢京东金融校企团队的大力支持。参访活动更是同学们在课堂之外的一次难忘学习经历。
清华2015GMBA刘拉雅同学在参访后感言:“虽然后脑勺缝针了,但此行确实值得。其一,京东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在互联网、零售商和金融业务的基础上获取消费数据、物流数据、供应商数据和信用数据,进而生成信用体系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在数据中挖掘需求、满足需求并引导需求,有效精准地抓住了金融的核心能力:风控、账户和连接。其二,京东打造众创生态圈模式连接实业与金融,给予创新创业企业投资、服务和培训的资源,综合立体地孵化创新科技和企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华MBA教育中心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课外实践学习,就是希望学生走进企业,近距离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未来重新走向职场提供支持。

京东金融集团
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京东金融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已建立几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保险、证券,陆续推出了京保贝、白条、京东钱包、小金库、京小贷、产品众筹、私募股权融资、小白理财等创新产品。京东金融APP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金融生活移动平台”,涵盖了目前理财加消费的金融产品。
京东金融将持续依托于移动化载体加快走出京东,并基于持续加强的风控、账户和连接三大基本功,输出底层科技能力,加强用户运营,不断创新产品,将金融与科技融入到更多场景,全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